今年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轮番持续上涨,虽然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果断出台稳定物价的一系列措施,农产品价格很快开始小幅回落,但农产品涨价的“后发效应”开始引人关注:新一轮“民工荒”是否会因此上演?游资会否大量进入农产品领域?品牌农产品是否会成为撬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农产品涨价会引发新一轮“民工荒”吗?
山东省鄄城县农民郑海迪今年25岁,近年来一直在天津一家建筑公司打工。以前,郑海迪每逢过年才回家一次,今年,他却在11月初辞职,回到鄄城老家。
郑海迪告诉记者,他在天津打工时,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工资听上去不少,但在大城市花销太大,除去租房、吃穿等费用,一个月能剩下1000块就不错了。”在外打工远离亲人、精神生活十分苦闷也是郑海迪选择提前离开的重要原因。“得益于农产品涨价,这几年农民收入提高不少,我家里20多亩地,一年收入四五万元没问题。既然回家挣钱也不少,还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在外打工呢?”郑海迪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一些企业已经出现不同程度“民工荒”。青岛再一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泡菜生产企业,今年泡菜出口量将达到4000多吨。公司经理王猛告诉记者,“今年是泡菜生产企业利润最高的年份之一,每吨利润可达80美元左右,并且订单很多。”为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青岛再一食品有限公司以每小时8元的工资招聘工人。“最近已陆续招聘40多位工人,但工人仍然很缺,生产量不能满足订单需求。”
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局局长彭修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村劳动力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哪怕在县城里“抡大锤”,一天也能赚上100多元,“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也就没有了外出打工的动力。”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析,近年来屡次出现的“民工荒”有多层次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使从事农业生产更加有利可图,吸引不少农民工重返田间。
面对农产品涨价引发的民工回流现象,山东省劳动就业办公室副主任张善利表示,要想缓解“民工荒”,首先需要企业转换观念,不能再依赖廉价劳动力提高利润,而是要靠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农民工待遇,以缓解招工难的现实压力。此外,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生活工作环境,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充实农民工精神生活,激发农民工的团体幸福感和企业的凝聚力。
游资会大规模进入农产品领域吗?
初海泉是山东省成武县人,近两年通过经销大蒜迅速发家致富。“从2008年开始,社会上就开始有大量资金进入大蒜收购环节,再加之大蒜减产,这两个因素直接造成了大蒜持续高涨的行情。”初海泉说。
初海泉分析,部分农产品价格明显违背市场规律大幅波动、农产品收购市场上大量资金的“快进快出”等现象出现,明显显示出游资炒作的迹象。加上一些农产品经销商这两年赚到了钱,今年国家又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股市走势整体趋于疲软,这些经销商有更大的能力和动力去“抬高”未来农产品的市场行情。
不少专业人士也认为,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游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后农产品可能成为游资重点“关照”对象,但炒作范围不会太大。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说,适宜游资炒作的农产品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产量偏小、减产、产地集中、耐储存、需求刚性、国家不宜调控等,其实,除棉花、绿豆、大蒜等少数品种外,像白菜、苹果等大多数农产品产地分散、产量较大、且替代性较强——“白菜贵了多吃土豆,苹果贵了可吃梨”,并不适合游资炒作。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有游资投机炒作的成分,但成本上升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长期趋势。
针对部分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和游资恶意炒作的情况,今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依法查处了一批扰乱市场秩序的典型案件。与此同时,对交易价格严重偏离现货市场、没有现货资源依托、交易规模过小、投机性严重,以及存在市场主办方入市操纵价格、挪用保证金等行为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则坚决予以取缔。“未来,游资炒作部分农产品的现象仍将出现,但大规模大面积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冯群力说。
品牌农产品会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吗?
从韩国“泡菜危机”开始,我国大白菜价格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山东省胶州市是著名的“胶州大白菜”产地,今年大白菜良好的销售形势让农民“尝到甜头”。
胶州市胶莱镇南王疃村村民张吉安今年种了20亩大白菜,他曾因种出一棵当地最重的大白菜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白菜大王”。张吉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大白菜价格较高,按目前价格计算一亩纯收入能达到4000元左右;再加上种大白菜之前种土豆每亩7000余元的收入,今年他20亩地的总收入将超过20万元。
山东多个地方都盛产全国闻名的农产品,比如烟台苹果、潍坊萝卜、金乡大蒜、胶州大白菜等,这些品牌农产品有着十分显著的助农增收作用。观水镇被称为“中国苹果第一镇”,这个镇果园面积10万亩,年产苹果30多万吨,是享誉中外的“烟台苹果”主产地之一。镇党委副书记董瑞林说,2009年全镇果品收入达到7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8800元,今年农民收入肯定比去年要高,按目前价格粗略估计,全镇果农至少比去年增加收入3亿元。
品牌农产品的独特魅力也促进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加大了农产品品牌创建和保护力度。11月初,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威海市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海参产业标准化建设、海参良种繁育、关键技术推广、地域品牌推介等给予重点扶持,着力打造“威海刺参”这一地域品牌。同样在11月初,为进一步提升“烟台苹果”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烟台市农业局公开向社会征集“烟台苹果”广告语及包装盒(箱)设计方案,最佳广告语设计者奖金高达2万元。
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厅获悉,未来五年内,山东将进一步加大品牌农产品的创建和保护力度,在搜集、整理和保护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品质改良和开发利用,推行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营销,充分放大品牌效应,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国内外知名的蔬菜品牌和多个知名水果品牌。
“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将于明年1月中旬在杭州举行。大会将以“品牌、生态、竞争力”为主题,在回顾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历程、总结经验的同时,将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方向和途径。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建设不仅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现代农业的“牛鼻子”。(邓卫华、潘林青)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