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周天勇:民生五期盼 创业养老各得其所

2011年01月04日 10:5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业是民生之基础,创业是人民富裕之根本。应当不畏艰难,克服部门利益阻碍,加快行政、收费、税收、银行银监等体制改革的步伐。

  21世纪的头10年过去了。在这10年中,中国经济平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免除了农民的“两税”,增加了对农民的直补和投入,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和低保,并开始了农村养老保障的试点;在城市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完善低保体系,建立老人、儿童、学生、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提高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标准;许多城市也开始了保障房的建设。整个财政支出的结构,向着民生和公共服务转型。可以说,这10年,是我国从经济建设为主,向经济建设与民生及公共服务并重转型的10年。促进民生之努力,成绩显著,有目共睹。

  我们将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在21世纪20年代的头一年中,人民对民生有什么样的期盼呢?

  一是许多人希望减少行政审批和各种限制,减少各种对创业和微小型企业的收费,降低税收,能贷到款,投资创业,使自己的日子过得富裕起来。

  二是许多从农村到城市里来寻求生计的农民,许多大中专毕业学生和从军中复转的退役军人,能找到一份收入合适的工作,使自己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是城市中的许多人,期盼房价低一些,能买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子,使自己有一个温暖和安宁的家。

  四是更多城乡劳动者、老人,希望自己老了无后顾之忧,能幸福地生活,颐养天年,并且病有所医。

  五是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卫生、出行、环境卫生等等公共服务,使自己不至于为上学看病难和贵发愁,使自己不至于生活在一个道路拥挤和嘈杂污染的环境中。农村的到城市中,成为城里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无论是原居民,还是新市民,都向往创业奋斗,在一个宽松的条件中,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和成就,收入和生活富足,并且在幼年、少年、老年和特殊情况下,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安全和祥和的社会中生活和发展自己的事业。

  这就是中国人21世纪的梦。这就是未来几十年中,中国发展之不竭的强大动力。

  党和政府面对中国人之梦的巨大需求,做些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就业是民生之基础,创业是人民富裕之根本。应当不畏艰难,克服部门利益阻碍,加快行政、收费、税收、银行银监等体制改革的步伐,出台政策,减少对人们创业的行政限制和各种收费,并对能增加就业的创业和企业减税,尽快大力发展能给微小型创业和企业融资的微小型金融机构。面对数亿人的就业,政府和人民应当共克时艰,为创业提供体制和政策方面的方便,鼓励人民以创业带动就业,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科学调控和更加宽泛的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政府需要科学调控房价和物价,特别是每年房价的上涨速度低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农民工收入的增长速度,将房价收入比逐步地调整到7:1以下,使大部分家庭有能力通过市场的渠道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不能使消费物价上涨太高,在适度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政府对一些低收入的居民和人群,给以适当的补贴。2011年,应当变卖一部分国有资产,收取更多的国有企业利润,向垄断行业和资源行业收取合理标准的资源税,向污染企业收取环境税,并开始每年压低党政公务开支2个百分点,筹集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用于公共服务,用于提高退休金和低保标准的提高,用于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这应当是“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利益格局调整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求政府承担更多责任,追求建立一个美好社会的同时,要考虑这样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则:一是我们要建立的是有竞争活力和经济效率,符合国情国力,水平逐步提高的福利社会,而不是欧洲一些国家无竞争效率、债务高企、政府快要破产、金融体系和社会动荡的福利社会老路;二是中国13亿人口,未来可能有15亿多人口,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一定要符合中国人口众多和资源拥有相对水平很低的国情,节约资源,善待环境,简约舒适,富裕而不奢侈。因此,政府在促进人们收入快速增长,并补贴低收居民的同时,逐步地调整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也可能需要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周天勇(中央党校教授)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