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幅度缩减
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 I)大规模下降。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数据,2008年,全球FD I流入量为1.697万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14%。2009年,全球FD I总额为1.0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38 .7%,这是全球FD I连续第二年下降。其中,发达国家吸收FD I下降41.2%,发展中国家下降34.7%。美国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居第二。根据O E C D的统计,2009年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总额仅为600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56%,为1995年以来最大的降幅。
中国作为全球吸引FD 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FD I增量下降和存量减少的情况,但是受影响程度显著低于全球FD I。在增量方面,从2008年10月开始,我国FD I出现连续10个月的同比负增长。2009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4 .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 .33亿美元,同比下降2 .56%。在存量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商撤资现象在东部沿海省份比较严重,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常撤资”。
相关链接
日企业依靠中国内需赚钱格局日显
《日本经济新闻》日前刊登一篇报道称,日本公司依靠中国内需赚钱的格局越来越明显。日本企业在中国(包括香港)成立的当地法人的纯利润在过去五年翻了一番。凭借在中国投资获得的利润,这些企业可以将越来越多的资金回流到日本国内。在贸易方面,预计2010年日本对华贸易顺差将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的投资和出口为自身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对华贸易顺差创新高
2010年上半年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纯利润累约达4050亿日元,接近2005年全年的纯利润(4330亿日元),五年内翻了一番,与2009年(7590亿日元)相比也有较大的增长。
2005年日本企业在中国(包括香港)的纯利润仅占其全部利润的3.8%,而2010年上半年升至6.8%。其中直接投资收益(包括红利、利息收入等)占到全世界的约22%,与2005年的9%相比有了很大提高,显示出在中国投资的魅力。
企业的经营模式改变
过去日本企业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和组装,然后再出口到日本。近年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日本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急剧增加。经济产业省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华日资企业2010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内的销售收入累计达305亿美元,相当于五年前的三倍。同一时期在华日资企业向日中以外的第三国出口了83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了60%。
很多企业把中国作为在亚洲的基地,将获得的红利和利润返还到日本的母公司。不仅制造业如此,就连食品、日用品等内需型的企业也扩大了在中国的销售。
今年可能迎来转机
2010年1月至11月,日本与中国(包括香港)的贸易收支出现了2.8243万亿日元的顺差,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高的1985年全年的顺差(2.8204万亿日元)。
原因在于对中国大陆的出口迅速增加。本世纪初日本对华出口每年保持着两万亿至三万亿日元的逆差,而2010年按月份连续出现了顺差。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熊野英生认为,2011年内上半年很可能将持续保持顺差,今年对华贸易很可能将迎来转机。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