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壹基金华丽变身 深圳:对民间慈善谨慎开放

2011年01月17日 10:10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块红绸飘然落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牌匾亮出,掌声雷动。它宣告了壹基金的真正独立——告别了原来挂靠于红十字会以及上海私募基金会的尴尬局面,获得了独立法人资格。

  作为壹基金的创始人,李连杰目光炯炯。能够走到今天,即便是在民间基金会活力萌动的一年前,也还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壹基金提供了一个样本,由民间个人发起的基金,转变为公募基金,正是民意与政府互动的一个案例。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壹基金再生记》全面回溯了“深圳壹基金”的前世今生。中央台记者对《新世纪周刊》综合新闻部副主任任波的采访。

  民间慈善修成正果

  记者:从长时间找不到“主管单位”的苦恼中摆脱出来,壹基金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一度还因为其性质和资金运作的问题遭到公众的质疑。屡屡碰壁之后,壹基金最终为什么能在深圳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呢?

  任波:壹基金最早是作为一个慈善的专项计划挂靠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下面,作为壹基金的创始人李连杰的愿望应该还是想成立一个独立的基金会,虽然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文限制民间力量创办慈善机构,但实际上政府部门始终对他们的态度很谨慎,这些年来,尤其是汶川地震之后,民间慈善在救灾活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决策层对于民间慈善的态度还是有所改变的,深圳市作为特区,一惯敢于对新事物进行先行先试,具体在对社会组织的态度上就相对宽容,

  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从2006年起,深圳开始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形式进行调整,一个主要的做法就是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到了200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无主管单位的体制进一步扩大,其中有扩大到社会福利类的公益慈善类的组织,那么由于壹基金成立独立基金会的诉求,等于这个诉求被深圳市民政部门知道了,正好这样双方一拍即合,加上深圳市和民政部都非常支持当地的先行先试,因此最终壹基金是在深圳找到了一个生存的土壤。

  内在约束取得公众信任

  记者:转型之后,体制的桎梏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如果再出问题,就将直接指向壹基金本身的运作和治理结构。对壹基金来说,现在更为严峻的挑战来自哪些方面呢?

  任波:未来壹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不能建立一个更完善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以及政府方面能不能够进行一个恰当的外部监管,就壹基金本身来说,治理结构的设计和创新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此外壹基金在资金的筹措使用上面也面临新的问题,以往公众对壹基金有过乱花钱的批评,比如它在筹款的时候对公众所做的宣传、方向都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慈善领域,比如说扶贫济困,但是最终它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又超出了这个范畴,比如说它花了很多的钱来做一个叫“典范工程”项目,另外它也资助了一些像慈善论坛,或者创办了一些慈善研究机构,这些都被舆论认为是没有尊重募款人的意愿,今后如何与公众的认识和捐助的需求相结合是他们面临的关键问题。

  当然,现在很大的一个难处就是好的慈善项目也非常难找,在项目的规划上是可以有些创新的,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壹基金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机制,并且实实在在的尊重这样的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未来资金的去向、用途交待清楚,要取得公众的信任

  谨慎开放 稳步慢行

  记者:壹基金的重生,让更多类似的机构看到了希望。壹基金试点之后,其他民间机构想要注册基金会,深圳是不是也会给予同样的礼遇呢?对于进一步放开民间慈善,深圳有没有更清晰的规划?

  任波:我们作为媒体是非常希望今后能够给予民间慈善更多这样的机会的,对此深圳市政府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民政局的局长刘润华,他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有个表态,他说民政部门的职责是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任何有利于慈善事业的机构、个人、活动他们都会支持的,最重要的是寻找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东西,他也说,如果一下子将公募的准入彻底放开,这个事业可能会大起大落,所以现在的开放是非常谨慎的,如果还有下一家想申请的话,刘润华他跟我们说要先看一看壹基金的运作情况是怎么样,看有了些什么问题,了解清楚了,总结经验才能下决心,所以很显然他们也是想掌握好一个放开的尺度。(柴华)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