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公益提示:提防商家价格欺诈 买商品要看清价签

2011年01月18日 14:4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消费者购物时,要提防商家的价格欺诈,谨防上当。常见的欺诈手段有这样几种:

  一是虚构原价,虚假优惠。经营者采取虚构原价的手段,以根本不曾有过的价格作为原价,打着促销让利的幌子欺骗消费者,而实际上最后消费者买到的商品促销价与平时销售价格差不多,甚至更高。

  二是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使用没有根据、无从比较的语言文字,比如市场最低价、超低价、惊爆价等等,误导消费者。

  三是标注的价格与实际结算价格不符。经营者往往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以低价招徕顾客,然后以高价结算,或者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价签来误导消费者。

  除了价格以外,还有是标签的其它内容与实际不符。商品标价签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等与实际不符,欺骗消费者。

  再有是非法降低商品质量。经营者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斤短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

  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注意看标价签内容,特别要看清商品的名称、产地、规格、价格等信息;在结账时,要及时核对购物小票,看看实际收款与标价是否一致。同时要保留好购物小票或收据,以及商家的宣传广告等资料,以便出现纠纷时作为维权的证据。一旦发现商品或者价格名不符实,要及时与超市交涉,如果交涉不成,可以及时向工商、消协等相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