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在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即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这对中国来说还是第一次。一方面,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引起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也增加了成本。其中,劳动力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2010中国经济年会上提出此观点后,立刻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
厉以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劳动力价格低廉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使我们在出口中具有优势。但是,现在工资成本逐渐上升,并且这种上升是刚性的,一上去就很难下来。有经济学家预言,‘十年之后中国将缺少蓝领,中国城市将雇不到保姆’,这不是危言耸听。”
厉以宁强调,“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是有效的,但对于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无效。”他表示,从去年开始,中国面临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明显。“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可能对房价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能解决原材料短缺,不能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也不能把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消除掉。因为成本还在推动着总价格的上升,这是我们现在必须需要注意的问题。”厉以宁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也认为,目前中国存在滞胀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二是过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相关部门债台高筑。三是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泡沫明显。四是进城谋生的农民加速增加,城镇就业的压力加大。而成本推动型通胀恰恰就是经济滞胀的重要特征。
厉以宁建议,中国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时应关注成本推进型通胀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企业应认识到,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参与出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企业应该靠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去打入国际市场。此外,要加快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提升,加快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逐步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与此同时,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将会有好的发展时机,我国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记者 曹婧逸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