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一时难解“买票难” 先保公开公平如何

2011年01月21日 11:1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过,与运力不足相比,更容易激起公众焦虑甚至愤怒情绪的是春运买票过程中的种种“猫腻”“暗箱”和种种不公平不公开。解运力不足毕竟不是一日之功,解民众焦虑,不妨先从保公开公平公正做起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一条题为《春运第一天:回家变容易了》的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办公室里的几个同事都对此表示“压力很大”,因为近几天,我们都在忙活着买票,但都“收效甚微”。有的凌晨就去火车站排队但没几秒钟就被打发了;有的问了几个本以为比较靠谱的订票点都被干脆地告知“没票”;好容易在网上发现有人“转让”,电话打过去却被告知一张票要多付150元,还得两张“打包”一起买……无奈之下,有人开始动起放弃回家过年的念想。但愿倒霉的只是我们这几个,其余人回家真的“变容易了”。

  诚然,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铁路线,有了速度更快的动车和高铁,但“一票难求”目前依然是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任何讳言“一票难求”的说法,都难说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买票有多难?不用讲身边的故事,看看以下一组数据或许也能窥豹一斑。今年春运期间,中国整体客流量达到28.53亿人次,而2009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总量为1.96亿人次;2010年春运期间,这一数据升至2.1亿人次;据铁道部门的最新预计,2011年春运期间将有2.3亿人次选择铁路出行。面对不断飙升的出行需求,铁路运力受到建设周期、投资等因素影响,仍然长期处于供小于求的格局。如此庞大的出行需求,摆在任何一个国家面前,都将是不可承受之重,这也是春运买票常年出现“一票难求”局面的客观原因。

  不过,与运力不足相比,更容易激起公众焦虑甚至愤怒情绪的是春运买票过程中的种种“猫腻”“暗箱”和种种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而造成不公的,主要表现在两类人身上。一是“黄牛”“票贩子”。每年春运,不跟他们打几回交道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买过票,这样一群人的确神通广大,在一般人通宵排队都买不到票的时候,他们手上却有大把大把的票源,一转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还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期间,不少代售点明面上都说“没票”,暗地里却加高价卖给知内情的旅客,改行当起了“票贩子”。二是特权者。他们不用排队,轻轻松松就能拿到想要的火车票。前有“票贩子”,后有特权者,普通的购票者当然只能碰运气,这也是导致很多排在前面还买不到票的原因。

  1月19日,河南打工仔陈伟伟前往金华火车站西站买票回家,在排到第三却仍未买到火车票后,他脱光了自己的衣服在车站裸奔,并跑到站长室讨要说法。在见过了那么多的极端事件之后,无论是金华火车站还是我们整个社会,或许都应该庆幸,庆幸这个绝望的年轻人仅仅只是脱光了自己的衣服。

  “票贩子”的利欲熏心,特权者的不“劳”而获,票务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不仅让民众倍感焦虑和不公,还大大增加了社会运营成本。

  对于铁路运力与出行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对于“买票难”,解决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是解决买票的公开公平公正、缓解民众的不公平感问题。铁路等有关部门需要继续给力的,是进一步加强对“票贩子”的有效打击,通过加强售票环节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确实做到每张车票的流向都明明白白,每个旅客都可以监督。如果这样,必定能挤压“票贩子”的活动空间,减少寻租和腐败的可能;如果这样,排队买不到票者也不会产生不公平感,减少一些焦虑感;如果这样,春运就会少些躁动,多些和谐。(易艳刚)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