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复合式通胀已成我国宏观经济首要问题(2)

2011年01月28日 10:5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过多的国际流动性在直接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同时,还加大了我国及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的泡沫。特别是我国逆向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后,国际游资通过各个渠道加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渗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0年9月,我国新增外汇储备2330.82亿美元,而第4季度单季实现新增外汇储备1989 .97亿美元,超过前3季度的85%,增速明显上升。在外部流动性加速进入的情况下,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速度也相应加快,尽管受到加息等从紧信号的影响,但资本市场泡沫累积很快,甚至出现了过度波动的情形,在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预期的同时,强化了我国经济的脆弱性。

  复合式通胀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

  复合式通胀是指在形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中,构成成份是综合而多元的,其表现是多种压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集成效果。在输入性通胀压力之外,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原因和经济政策扭曲的影响,还表现出了货币性、结构性、成本推进性和理性预期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复合式通胀管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首要问题,也是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

  (一)货币性通胀是复合性通胀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扰,2008年11月,我国紧急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相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中央银行在两年内向市场注入了17.65万亿的流动性,短期内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大,形成了过量流动性,诱发了货币性通胀。至2010年末,我国M 2的存量已经达到72 .58万亿,按照年中汇率核算,接近11万亿美元,为当年度现价G D P规模的182%,为同期美国M2规模88535亿美元的124%。

  (二)结构性通胀是复合式通货膨胀压力的具体表现

  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从粮食作物的期货价格来看,波动并不大。在食品中,生鲜食品的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食品价格总涨幅达到7 .2%的主因,但其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在短期内获得纠正,一般不会通过原材料市场向重要的制成品领域传递。因此,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仍属于独立结构层面的问题,尚未到引发全面通胀的程度。

  居住类价格快速上升是我国当前结构性通胀另一个重要表现。2010年我国居住类价格上涨达到4 .5%,为C PI达到3.2%提供了22%的支撑。而在居住类内部,水、电、气、装修等产品占到了整个居住类的95%以上。考虑到国家发改委暂缓了理顺能源、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预计上述价格将在2011年保持基本稳定,尽管会带来一定的扩张性的支出驱动,但总体上尚未形成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

  (三)成本推进性物价上涨是引发全面通胀风险的主要因素

  第4季度,我国重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涨幅达到10%以上,除燃油价格外,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期价格上涨的时间和幅度保持一致。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成本推进性通胀的主要诱发原因来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也即输入性通胀的延伸影响。

  随着国内结构性通胀重心的转移,长期未能理顺的资源和能源价格体系的缺陷极易成为下一个结构性通胀的结点,也即,结构性通胀成为引发下一轮成本推进性通货膨胀的重要驱动力量,从而使我国当前的复合式通胀演化为全面通胀。目前,国内游资已经开始进入到价格控制相对宽松的中间产品市场和必需品市场,并开始向上述大宗商品市场转移,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四)共同理性预期的形成放大通货膨胀效应

  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同,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感知在2010年第1季度成为社会共同的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至第4季度,有73.9%的受访者表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而且持物价持续上涨预期的比例达到61.4%。随着CPI的快速走高,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共同理性预期开始形成。理性预期带来的通货膨胀会在短期内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偏好、投资选择和社会菲利浦斯曲线,从而给宏观调控和人民生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创新财政供给管理,构建宏观调控新框架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成为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宏观调控的新框架,即“积极稳健 审慎灵活”。

  (一)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与宏观调控思路

  根据前文分析,我国目前的物价上涨压力是融合了输入性、货币性、结构性、成本推进性和理性预期型通胀于一体的复合式通胀。下图表现了当前复合式通胀的结构和调控思路。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