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挑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较快,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这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势头,使城乡居民从经济发展中享受实惠;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多项惠民政策,推动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增长;得益于农产品比价上升和粮食丰收,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展望2011年,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不断改善收入分配仍然任重道远。
农民收入创25年来最快增速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9%,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较快是各种来源收入均衡较快增长的结果。
首先是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增长17.9%,增速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8.3%,推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2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务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外出务工人数和时间有所增加。
其次是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速大幅提高。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2833元,增长12.1%,增速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对农村居民全年增收的贡献率达40%,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推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个百分点。其中:受粮食、蔬菜、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农村居民农业纯收入大幅增长。人均农业纯收入1723元,增长15.1%,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受牧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前三季度猪价较低的影响,牧业收入依旧低迷。人均牧业纯收入356元,在上年下降9.3%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3%。二、三产业纯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人均二、三产业纯收入602元,增长11.7%。
此外,转移性收入增加较多,但增速明显下降。2010年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增加55元,增长13.8%,增速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是2004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但增加额仅次于2008年和2009年。其中,四项农业生产补贴增速较慢,但农村养老、低保等收入增速相对较快。
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增速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从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708元,增长10.7%,对总收入增速贡献7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仍占总收入主体位置,但比重逐年下降,2006年至2010年所占比重分别是68.9%、68.7%、66.2%、65.7%、65.2%。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地区如海南、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宁夏等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20%以上,其中,最高增幅达30%;企业效益好转,员工工资、福利和年终奖金均比上年有所提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在各地陆续展开,文教、卫生等行业受惠较多。
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092元,增长12.8%,对总收入增速贡献3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国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在10%以上;上海、四川、辽宁等地纷纷上调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地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对部分人群给予生活补贴。
同时,随着经营环境改善,个体经济效益转好,人均经营净收入1714元,增长12.1%,增速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
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较快
按人均纯收入五等份分组,2010年农村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及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870元、3621元、5222元、7441元、14050元,增速分别为20.7%、16.4%、16%、15%和14%,由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组成的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相对较快。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从上年的8.0:1下降为2010年的7.5:1。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为0.3783,比上年下降了0.00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自2000年以来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除2006年小幅下降0.0014以外,2010年是第二个基尼系数出现下降的年份。
2010年农村居民低收入组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低收入农户在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收入增加较多。在低收入组中,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占到75.6%;中低收入组中,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占到61.3%。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和粮食丰收双重因素的影响,2010年农村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人均第一产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0.7%和14%,均高于平均水平。二是低收入组农户获得的无偿扶贫款、最低生活保障金以及养老金等方面的收入增长速度也比较高。2010年低收入组人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比上年增长30%。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2010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组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05元,比上年增长13.1%;中低收入组收入增长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02元,增长13.0%;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24元,增长11.8%;中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89元,增长10.3%;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158元,增长9.9%。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从上年的5.6:1下降到5.4:1。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从上年的0.335下降到0.330。
2010年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低收入组收入影响较大。低收入组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5.2%,中低收入组增长12.2%,均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低收入组居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收入112元,上涨13.9%。二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使中低收入组城镇居民转移收入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城镇居民中低收入组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上涨20.5%,比全国城镇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三是很多地区还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对部分人群给予生活补贴,补贴对象主要也是低收入群体。
由于农民工工资提高较快,农产品比价上升,农村政策性转移支付不断增长,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多年来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速分别为11.3%和14.9%,实际增速分别为7.8%和10.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分别高3.6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的3.33:1缩小为2010年的3.23:1。
保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任重道远
2011年,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格局没有改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全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这为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的目标,必将有力地引导“十二五”期间的各种政策更加惠民、更加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通过长期努力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农业基础,也有利于农业收入的总体稳定。但是,另一方面,2011年要继续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不断改善收入分配仍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工资性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会有一定难度。2010年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均收入增长了19.3%,月均收入水平达到1690元。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这将会使企业在劳动力与资本使用之间进行平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的增长速度,也将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而逐渐下降。同时,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也将随着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普遍实施而放缓。
二是农业生产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增加了农村居民增收的不确定性。2004年—2010年,我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说明农业的基础得到巩固,但2010年棉花、糖料减产也说明,目前农业生产尚有不确定性。我国的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仍然较大,各种农产品产量在年度间会有一定波动,使得农业收入也会随之波动。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农村居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农产品价格能否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还要看后期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的比价变化。从宏观的角度看,控制通胀与提高农产品价格之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
三是随着近年各项惠民政策逐步到位,原有政策对转移性收入的拉动作用会减弱。从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看,2010年四项农业生产补贴收入(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增速由上年的16.2%,下降到6.9%。政策性补贴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在下降,在没有新的涉农政策性补贴出台前,政策性转移收入增速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从影响城镇居民增收的因素看,2010年国家先后提高了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提高了各种养老补助水平。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到位,对2011年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将会下降。
四是物价上涨会减缓收入的实际增长率。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率在2000年以后的11个年度中,增速位居第六,但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位居第九。2011年物价上行压力依然存在,价格上升会减缓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
总之,“十二五”时期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同时要切实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使城乡居民劳动所得稳定增长;二要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调节收入差距,让低收入群体能得到更多实惠;三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四要采取切实措施稳定物价,同时也要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让城乡居民同时从收入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实惠。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