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着手保空气清新,营造绿色“幸福之城”
经济发展了,如果环境也被污染“富”并不意味着快乐,阳江市党政领导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切实把“绿色崛起”的概念贯穿于发展的主题。
近年来阳江市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高新区等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54.5%。加大漠阳江保护力度,有效改善漠阳江水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全年365天空气全部达到优良,地表水全部达到Ⅱ类标准,连续三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把创建省园林城市作为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抓手,阳江市加大城市开发力度,东风二、三路高标准改造完成,“一河两岸”改造和城南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健全,市区建成区面积达43.5平方公里。开展市区公园改造,启动城镇绿道网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治理,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城市更加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新提升。开展“宜居城镇”、“宜居村庄”试点,组织编制镇、村规划,开展镇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行动,镇貌村容有新的改善。
硬环境改善的同时,公平正义的软环境建设也被作为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2009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中,阳江市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满意度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满意度均排在全省第2位。建立健全明查暗访制度,加大治慵治懒力度,有力推动了干部作风好转。严格责任追究,对全市67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在2010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民主测评中,阳江市委市政府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总体评价“好”的得票率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评议项目“好”的得票率均为100%。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英国哲学家休谟说。幸福工程绝非一日之功,对幸福的追求也不会有终点,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作为目标,我们期待阳江的未来越来越幸福。
记者 毕式明 杨建华 范琛 特约通讯员 许广企 冯兆发
专家视点
黎友焕:幸福城市要走协调发展之路
央视一份2010年度问卷调查结果出来,在国内10个幸福感程度排位居前的省区中,粤西沿海的阳江市代表广东跻身全国十个幸福感程度最高的城市之列。这一结果可能让一些人感到意外。我不太清楚央视和相关机构开展调查问卷的具体操作情况,但从央视的节目和相关媒体报道披露的信息看,此项调查涉及的内容较广泛,问卷发放有一定的覆盖面,有一定量的数据作支撑。其统计结果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阳江成为“幸福城市”有迹可寻
论经济发展水平,阳江在广东省内不居前列,城市规模、居民收入等物质条件也和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以及珠三角地区二三线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为何阳江市民的幸福感程度会比较高?我理解,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阳江人生活虽然不是大富,但也比较宽裕。阳江位居粤西沿海,海洋资源丰富,当地居民有经商传统,藏富于民,历史上一直是粤西最富裕的地方之一。从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和媒体的报道看,这几年阳江追赶的势头很快,按人口平均算,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清远一起排在前边。
二是阳江的生活环境比较好。阳江虽然城市不大,现代化程度不算高,但生活的综合成本相对较低,居民生活便利、舒适。阳江的生态环境在广东属于最好的地区之一,很多到过阳江的人都看到,那边几乎天天都是蓝天白云,饮水质量、空气质量都是一流的。那里海产丰富,吃的东西又多又好。相比珠三角城市,阳江的房价低了很多,商品房均价一平方米3000多元,旁边的湛江都过了6000元。所以,阳江人住的面积比较宽。广州、深圳居民经常抱怨的环境污染重、空气质量差、交通严重阻塞等“城市病”,在阳江就不明显。
三是社会环境有亲和力。某种意义上说,幸福感来源于比较。一方面是横向和别人比,另一方面是纵向和自己比。社会治安不太好,群众缺乏安全感,是广东不少地方的一个突出问题。阳江前些年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扰。但这几年打掉了黑社会组织,社会治安变好了。阳江的市民前后经历了这样一个大变化,满意程度自然会高些。另外,阳江外来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社会结构比较稳定,贫富悬殊没有珠三角这么突出,人情味也比大城市更浓一些。因此,居民容易对这种社会氛围和环境产生认同感。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文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