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水利成经济最短板 中央三条红线控制"从头到尾"

2011年01月31日 13:4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文件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十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这意味着未来十年的水利投资将会达到4万亿元。此外,文件还明确了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同时提出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如此高度是基于怎样的背景?水利管理确定三条红线意味着什么?水利投资将全面铺开,哪些产业会受益?对此,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特别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

  主持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的发展全面工作,怎么会把水利定到一个这么高的位置?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考虑?

  孔祥智:我想有这么几个背景。

  首先我们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之一,我们严重缺水,而且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和用水量大幅上升,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水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农业的发展,包括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短板的因素,已经到了不能不治理的时候了,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有时候受灾面积没有扩大,但成灾面积扩大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治理滞后于灾害,而且在旱作地区,尤其是旱灾到来的时候,工程性缺水是成灾的最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工程性缺水就是水利了,这就为当前的水利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第三个原因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严重欠帐。如果把新中国成立分为前30年和后30多年,那么前30年我们总共建了8万多座水库,后30多年仅仅建了不到4000座水库,而且之前建的8万座水库大多存在着各种各样程度不等的失修现象,病库、险库比较多,这很难承担防洪抗旱的重要任务。

  最后就是国家财力有上升,刚才讲的三条都是需求,最后就是国家财力有大幅的上升。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是GDP接近40万亿,财政收入超过8.3万亿,完全有财力投入到水利设施建设来。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财力,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财政如何来确保水利的投入?按照目前这个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实现这一目标难吗?

  孔祥智:我想应该不难,根据一号文件的规定,力争今后十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高出一倍大概就是每年4000多万,应该说不难,因为我们现在财力8.3万亿,而且这8.3万亿是中央财政,再加上各个地方财政、社会投入,达到4000万应该问题不大。另外,一号文件还规定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水利建设,土地出让金目前数量是比较大的,可能去年已经超过了2万亿,这个如果拿10%的话,这个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对于保证公共财政,对于水利投入我想一点问题都没有。

  主持人:也就是说一年4千亿,十年4万亿没有问题。

  孔祥智:应该是没有问题,要下决心,关键是下决心。

  主持人:另外,我们还看到这个文件确定三条红线,一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二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三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说到红线,我们会想到耕地有18亿亩的红线,现在水利也有红线了,意味着什么?

  孔祥智:这三条红线内容不一样。第一条红线,其实就是说取水有总量控制,各个地区用水的总量要有控制。我想主要控制是建设项目,主要控制的不是农业,当然包括农业。第二条是用水效率,你要用水,但是必须把很有限水的效率发挥到最大,这样国家才鼓励你,否则就限制你。第三无污染,我们知道目前水污染非常严重,像太湖污染非常严重,像很多湖泊包括昆明滇池,第三条红线就是确定各个地区的排污量不能再增加水污染了,这个水污染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是水了,就不能用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从源头使用到最后排污,从头到尾都已经受到了限制了?

  孔祥智:都要控制,而且都要严格的控制。

  主持人:另外,水价改革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一号文件提出要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价格,有人担心水价会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孔祥智:水价改革以后,我想是会增加低收入阶层群众的生活负担的,但是随着水价改革的推进,对于低收入阶层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补贴,这个补贴程度要使他不因为水价改革而降低生活水平,我想目前我们国家的财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