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张宝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阶段性缺工不能与真正的“用工荒”混为一谈,3个月内,来穗外来工就能补齐这15万的缺口。他的底气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的统计数据,2010年末,广州市实名登记备案外来工287.75万,较2009年末的225.23万净增62.52万,增幅近三成。据介绍,登记备案的外来工中本省的占三成,外省的占约七成。从来源地看,湖南、广西、四川、湖北、河南位列前五。287.75万人从总量上来说确实不少,这也是劳动部门判断广州对外来工吸引力并未减弱的依据。
不过,总量多不等于适配率高,“有工没人做”和“有人没工做”看似矛盾,其实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广州用工常年存在三大突出矛盾”,张宝颖直言不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矛盾共存,节后缺工只不过是阶段性矛盾的一种体现。
结构性缺工:技工缺口达50万人
所谓结构性矛盾,简单来说,就是缺人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广州市用工主体对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一线普工的需求量最大,而市场却恰恰供给量不足”,张宝颖说,需要通过培训、获得证书才能上岗的岗位往往难以招到合适的员工,而文员、办事员求职人数众多,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从市场的求人倍率来看,求人倍率有了较大提高,从2009年的1.11上升到去年的1.36,现在1个求职者对应的岗位已经达到1.36个,这也是自2006年广州开展此项评估以来的最高值。另外一方面企业岗位增幅达71.16%,而求职者人数增幅仅30.96%。求人倍率只是个平均统计,对于某些岗位而言,尤其是技术类岗位,“不是说你有证书就一定是个合格的技工,就一定能胜任这个岗位”,张宝颖说,招工企业往往会多预备1—2名求职者加以挑选,确保能挑选到顺利上岗者。
根据劳动部门统计,广州技工缺口在50万左右,技工短缺基本是常态,熟练技工的薪酬一涨再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初级技工人均工资从1339元涨至1480元,涨幅10.53%;中级技工工资则由2035元增至2250元,增幅超过10%;高级技工,人均月薪达到3460元,较节前涨13.18%。
技工如此吃香,让“醒目”的求职者认准了目标。记者在招聘会上遇到了湖南来广州找工的小伙子王宇,“我是中专毕业,但学的是文秘,以前找工作很不容易,这种岗位谁都能做,薪水也不高”,他说,因为找工作的情况不理想,他逛了多次招聘会,发现企业最想要的都是技术型的人才,“我想自己年龄不大,学点东西不算难,就回家乡参加了一门培训,拿到了证书,我现在是个初级电焊工了”。
针对广州结构性缺工突出的难题,广州市劳动部门节前推出了新型福利——— 向城乡户籍劳动者派发免费培训券。职业技能培训券面向全市户籍的城乡劳动者发放,是自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书面凭证,劳动者可根据自身就业需求,自主选择本市各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享受相应公共财政补贴。培训券共可申领6次,每2年可申领一次,历时可达12年。劳动者可根据就业和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安排职业培训计划,首批准备纳入的培训机构将近有32家,基本上分布在各个区。
阶段性缺工:年前年后常断档
与结构性缺工基本形成常态相比,阶段性缺工只是暂时性的,只需要一段时间的补员即可解决。最典型的就是每年春节前后,广州都会因为外来工返乡以及回流时间差造成的阶段性缺工,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每年的缺口都在15万人左右。
年后缺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严重的?记者调查了近年来春节后2月的数据发现,2008年,受春运冰灾的影响,七成外来工留穗过年,节后招工并不难,入职的平均月薪是1160元;2009年,受金融海啸的影响,企业开工不足,仍有超过20万外来工返回广州找工作,用工也不难,入职的平均月薪降到了1050元;2010年,1月开始有“用工荒”的声音,2月虽有九成外来工回流,阶段性缺工15万的数字已经传开,工人入职平均月薪是1102元,未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2011年,入职平均月薪是1335元,用工缺口仍是15万。节后阶段性缺工就是这两年被屡屡提及。
过年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很难改变。外来工返乡回流的“候鸟”行为,必然造成年前年后的阶段性缺工,也就是说,这道“例牌菜”每年春节也许都要与羊城市民见面。
专家认为,作为一个大都市,广州对外来工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外来工出现返乡高潮,断档的情况就非常明显。这种矛盾具有时效性,通常,企业通过积极招聘,都能在预期的时间内补员成功。
区域性缺工:人才与产业“捉迷藏”
作为一个千年商都,广州各区产业结构决定了各区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区域性缺工矛盾近年体现得也相当明显。张宝颖介绍,从各个区的人力资源分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对第三产业尤其是餐饮、会展、居民服务业等需求量大;天河区对金融、房地产和物流等人才求贤若渴;白云、增城、花都、萝岗、番禺、黄埔、从化等工业园区集中的区,对操作工,尤其是技工和一线普工的需求节节上升。
广州老城区“退二进三”以及新型工业区基本完成产业布局,各区都逐渐确立了属于自己的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差异性日渐明显,而“合适的人没有往合适的地方去”,产业与所需的人才互相“捉迷藏”,这种区域性矛盾也越来越引起劳动部门的重视。
据张宝颖透露,因为亚运会的拉动作用,使得广州的文化体育产业出现了用工需求上的新变化,据最新统计,抽样企业中,约有10家文化体育产业型样本,他们需要招工补员的人数占员工总数的30%,与其他行业企业平均10%的补员率相比,足足高了2倍。“这类企业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应该说,是亚运后产业转型带来的效应”,张宝颖说,这类人才到位不足,使得这些区域用工需求上矛盾更为突出。
专家把脉
从就业角度重新认识产业结构调整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
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广州缺工三大矛盾一一摆下,昨日,记者专访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他为广州用工矛盾逐个把脉,并开出药方。
区域经济与用人需求密切相关,“必须从就业角度重新认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丁力认为,“家门口就业”带来的生活成本降低和与家人团聚带来的幸福指数的提高,将使打工者出门积极性下降,造成东部沿海地区用工总量上的紧张。“广州只能靠钱来吸引人吗?”他说,广州的产业转型尚未完成,如果不能培育更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广州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于结构性矛盾:眼光“向内”挖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的缺口,不能全靠外部资源来填补。“我认为,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眼光高度向内挖掘”,丁力说,广州户籍人口700多万,有没有“人尽其才”?本地富余劳动力资源有没有最大化的消化利用?“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虽然重视,措施仍然不够行之有效”。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民营经济在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均不理想,也就是说,多年以来“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内源型经济”转型尚未成功,体现在就业上,就是全民创业就业的热情还不够高。相比而言,以江浙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洗脚上田”的农民大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工业化的潮流。
“现在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要提到战略高度的问题,地方政府要扶持民营经济,要用招商引资的热情鼓励全民创业”,丁力说,扶持全民创业就业,并且扎实提高创业就业的能力,提供培训和获得技能的平台,才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用工矛盾。
关于阶段性矛盾:用政策弥补不足
“阶段性缺工是必有的现象”,丁力说,节假日只要存在,就必然有供求关系的短暂不平衡,这不需要过多讨论,政府也好,企业也好,要应对阶段性缺工,只有用政策弥补不足,比如说,提高节假日的薪酬水平,用更高的报酬留住员工,让他们在安排休假上能错开高峰。
关于区域性矛盾:跨区流动形成共享
从广州各区的产业布局看,丁力认为,天河、黄埔、白云、萝岗、南沙、从化、增城、花都等区,工业发展空间大,老城区则要警惕后劲不足的问题。“退二进三,把制造业全部退出,第三产业将为谁服务?”他说,这个问题一直未解决。
“作为一个省会,一个国家级中心城市,广州能否弱化市内各区的产业布局特色?”丁力提出的观点是,政府层面当然要从规划上进行指导,但具体如何布局,应当“由市场来说话”,一些传统产业在老城区仍有发展空间,但是与产业布局不合,就得不到扶持,面临尴尬的境地,“很明显,老城区都在提退二进三,第三产业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吗?刨去房地产行业,我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没有到那个地步”。回到就业的话题上,区域性用工矛盾,实际上应该首先让市场决定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从而解决本地就业问题,“还是那句话,要从就业的角度重新认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有规划是好事,但是不能死板。
“天河区需要的人才,也许在海珠、越秀比比皆是”,丁力说,人才跨区流动形成共享是解决区域性用工矛盾的重要办法,但是,因为创业就业的税费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利益门槛,往往将人才创业限制在户籍地区,这在现有的体制下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广佛都能一体化了,广州市内各区为何不能一体化共享人才资源?”
阶段性缺工或成“都市综合症”
记者手记
“荒”与“慌”都是相对论,阶段性的“荒”不必“慌”。287.75万外来工在穗打拼,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15万的阶段性缺工就能让全城有那么一点点忙乱之色,这说明广州对外来工的依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保姆回家,孩子没人带;服务员回家,酒楼食肆招呼不了食客;保洁员回家,楼道没人打扫……都市生活越便利,都市对外来工的依赖就越显得突出。不少上班族有“周一综合症”,每当假期结束返工,那种倦怠感就会袭来。与此类似,阶段性缺工只怕也将成为“都市综合症”,就像小小的感冒,没那么严重,也会让人浑身不适,不管吃不吃药,你都要花上那么几天等它过去。
从现象上说,我们不缺人气,147万外来工正在奔赴广州,继续他们新春的旅程,补齐15万用工缺口。
从根本上说,我们缺人才,结构性用工矛盾,说到底,还是技能人才的不足。广州早就认清不能再拼血汗、拼廉价资源,必须有品牌和自主创新,产业转型需要勇气,而不是在出口订单略有好转后把希望继续孤注一掷。广州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供给,未能成功培育出足够的中产阶层技术工人,短板短了很多年。
从现象上说,我们缺工只是缺时间。外来工回流有他们自己的时间表,不经意的时间差,就让广州一阵手忙脚乱。
从根本上说,我们不缺市场,287.75万外来工看重的正是广州所能提供的机遇与机会。只是市场永远适者生存,如何将产业转型最需要的人才调配到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中,广州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尚待提高。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许蕾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