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4日公布数据,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印度批发价格指数1月份增长8.23%,较去年12月8.43%的增速略有缓解。
印度高于8%的通胀水平显示其经济仍然有待“退烧”,加重全球通胀压力仍将持续的预期。世界经济全面步入“后危机”时代,对通胀的担忧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
据新华社电 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新兴经济体更早感受到“涨”潮汹涌。去年以来,多个新兴经济体经济过热、通胀“高烧”不退。
印巴经济过热
在印度,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自去年以来已经7次调高利率,但仍难遏制通胀高涨之势。尽管1月批发价格指数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但印度财政部长慕克吉对控制通胀前景并不乐观。他14日说,今年3月之前,通胀水平可能难以回落到政府所制定7%的目标。
印度通胀水平上扬由食品涨价领跑,不仅加重印度普通百姓生活负担,甚至威胁印度宏观经济发展前景。“通货膨胀对增长态势构成严重威胁。”印度总理辛格2月初说。
在巴西,通胀水平在去年11月达到5年来最高,消费者价格指数累计增幅达到5.25%。今年1月,巴西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增长0.83%,通胀水平达到5.99%,超过巴西中央银行4.5%的调控目标。
发达国家通胀抬头
即使在经济复苏乏力的发达国家,通胀也有抬头之势。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欧元区通胀水平增长至2.4%,超出欧洲中央银行2%的目标水平。在英国,去年一年内,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攀升至3.7%。
逐渐回升的通胀水平引起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警觉。他警告,如果通胀失控,将沉重打击复苏中的欧洲经济。
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以来通胀水平跌至历史低位。全球通胀集体“发烧”之际,美国通胀水平近来也有所回升,在去年年底之前增长至1.5%。
粮油领跑涨价
新兴经济体通胀高涨,粮食和燃料等大宗商品涨价是主要“推手”。“在巴西,主要是粮食和能源(涨价)。”咨询公司“资本经济”分析师戴维·里斯说。巴西食品涨价、公交车票价上调,极大推高百姓的生活成本。在印度,包括洋葱、土豆和咖喱在内的日常食品大幅涨价,令百姓不堪重负。为防止食品价格暴涨,印度政府在去年12月暂停洋葱出口,同时加大洋葱进口并严厉打击囤积行为。
除了粮食和能源,包括金属、矿藏在内的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上扬。进入2月以来,国际市场铜价攀升、多次刷新纪录。由于原材料涨价效应沿供应链条传导需要时间,预计真正的价格压力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全面显现,届时将进一步推高通胀。
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发达国家通胀受大宗商品价格涨价影响有限。在欧洲,政府调高增值税是造成通胀抬头的主要原因。
无需过分担忧
如上所述,无论引起谷物涨价的俄罗斯歉收,还是英国增值税上调,都是造成通胀增长的一次性、短期因素,真正干扰经济的影响有限。实际上,虽然世界范围内通胀水平明显上涨,但与2008年的高位相比尚有距离。如果去除粮食和能源涨价因素,新兴经济体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速度明显不及2008年,欧洲和美国的实际通胀水平则分别为0.8%和1.1%。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因此认为,只要造成价格压力的因素是短期、暂时的,当前的通胀无论规模还是强度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警惕
“第二轮效应”
当前通胀抬头的真正危险在于加重通胀预期。一旦消费者和就业者预期未来通胀水平将持续走高,极有可能引发“第二轮效应”,令短期、暂时的通胀抬头成为顽固难除的“定局”。
理论上,只要大宗商品价格随供需改善回落,攀升的通胀也将回归理性水平。然而,由于预期未来物价将持续走高,员工会要求提高薪酬以保持购买力,而企业则不得不为产品和服务提价以求保住利润。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一旦形成,员工和企业陷入彼此“涨价”的恶性循环,即使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也无望平抑物价。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轮效应”。(新华社)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