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渐成常态将从根本上改变依赖低成本实现发展的习惯。争论多年的种种难处、始终无法突破的制度瓶颈等等,在“民工荒”的挤压下,似乎有了解决的可能。在宏观上,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终于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终于有望较快推进
所谓的“民工荒”并非始于今年,但今年的“民工荒”格外引人注目。大城市在春运启动之后便遭遇大范围的人力资源紧张,从清洁工、送奶工、家政保姆、小区保安到餐馆服务员、快递员,这些通常由农民工担当的岗位都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人手紧缺;更严重的是,春节过后各地纷纷提前行动争抢农民工,不仅农民工流入地动作频频,而且农民工流出地也加入其中,设法“截流”。前几年就已有专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在享受了30多年“人口红利”之后,即将遭遇“刘易斯拐点”,似乎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供应将发生逆转;但这种看法往往被更多的专家嗤之以鼻,认为是在叫唤“狼来了”,庸人自扰。事实如何?年复一年,“民工荒”愈演愈烈,当农民工即使“普工”也敢提月薪3000元的要求,而熟练技术工则视月薪上万为正常,谁都不能不相信:“民工荒”真的是来了。
真的“狼来了”,意义重大。在微观上,它意味着农民工这个在城乡之间奔波徘徊的群体,终于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了主动地位。多年来,他们靠着政府划定的“最低工资线”的保障,才拿到不至于低得离谱的薪酬,却还不时被拖欠工资,而今开始在各地被企业、政府和市民“奉为上宾”。在宏观上,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终于开始发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终于有望较快推进。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存在很大“时差”
现代化包含着两个互有关联、彼此促进的进程,一个是工业化,另一个是城市化。农民工进城打工,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他们自身的变化构成了城市化:按照城市的方式工作和消费,逐渐养成城市人的意识和观念,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化的实质性内容。然而在中国,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时差”,工业化远远超过城市化的速度,这使得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仍然只在50%左右。这种中国特有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或者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存在巨量的“农民工”。“农民工”这个名词本身就反映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农民”是他们的身份,他们不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工”是他们的生存方式,他们同工业相联系。2011年央视春晚让深圳一群务工青年上台表演,节目叫“咱们工人有力量”,但主持人仍然口口声声称他们为“农民工兄弟”,言下之意他们还不算完全或者纯粹的“工人”。也是,以他们的身份、资格和权利,的确也还没有“进城”。
说白了,正是因为城市化滞后,才为中国的工业化带来了资本和资本积累。虽然进城,但不能获得市民身份,虽然打工,但不能获得“工人”资格,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低成本”发展,为中国商品以低价格占领世界市场,提供了最大的优势。但由此也造成了农民工较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巨大的内需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还造成中国经济质量不高,结构调整虽然列为政策目标多年,却实际进展缓慢。这一切,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这个群体曾经实在过于庞大,源源不断的超出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供应,喂肥了低端产业、不需要多少技术的行业和没有创新的企业:在廉价劳动力能解决问题时,企业家不会愿意投入巨资提高技术水平;在低价格就能构成国际竞争优势时,政府即使鼓励原创和品牌,各方的积极性也是有限的。一度差不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基础乃至前提条件的劳动力过度充裕,已经越来越被证明同时制约了中国经济攀上新台阶。对此,许多学者早已有了共识,但路径一旦形成,依赖就是无法避免的,观念一致并不一定能改变什么。
一些长期难题在“民工荒”挤压下解决有望
然而,“民工荒”渐成常态将从根本上改变依赖低成本实现发展的习惯,其影响所及,已促使一部分聪明的企业家,如娃哈哈的宗庆后、阿里巴巴的马云等,提出“企业家的最大慈善就是善待工人,让他们享受福利”。过去企业千方百计逃避与工人签合同,现在开始考虑给予农民工“工龄工资”,免得他们年年跳槽,人手没有保障。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从抬高进城门槛,生怕农民工子弟跟着打工父母来城里上学,转而善待下一代,甚至希望农民工跟着上学的孩子来城里打工。争论多年的种种难处、始终无法突破的制度瓶颈等等,在“民工荒”的挤压下,似乎有了解决的可能。上海市户籍老人的规模近年已达318万,2020年将达到500多万,到那时,在春节如何不让农民工(如果那时还在用这个概念的话,但愿不会)如潮水般退去,不使巨量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陷于孤苦无助之境地,显然要比如何不让农民工挤占市民的福利,更让政府官员关心和用心。
说得再远些,不仅“民工荒”,其他曾经支撑中国发展的基础性条件,都在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这些将在深层次上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而曾经久拖不决的问题,则将在其存在合理性消失之后,得到解决甚至自行消失。中国改革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基本战术,其动力本是“危机推动”:因为有问题,我们才下河,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才去摸那么些石头。现在“水落石出”,踩着“民工荒”等逐渐裸露的“石头”,中国发展的战略转型可能更快,中国的改革可能更快。
(顾骏 作者为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