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首度披露了官方估算“热钱”数据,并表示,从总量数据分析不支持大量热钱涌入的判断。专家和学者表示,国内国际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进程中,有关方面仍然不能放松对国际热钱的有效监控和适度管制,避免大进大出,给我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日前发布的外汇局《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称,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 增 量 的7 .6%,占 当 年G D P的0.6%;过去10年,“热钱”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
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为深入分析过去十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全面准确介绍我国“热钱”等套利资金规模、特点、原因及影响,外汇局首次对外发布本报告,以后每年在两会之前外管局都会发布该报告。中国国债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外汇局每年披露热钱数据非常必要,这对有效监控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提示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有重大意义。”
“在我们看来,热钱问题并没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从总量数据分析不支持大量热钱涌入的判断。”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企业具体贸易行为来看,不是多预收外汇,而是该付的当时没付(当时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负债增加了,而不是现汇流入增加。另外,从一些具体项目的分析来看,也不支持这个观点,尽管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客观上存在真实性审核困难,但它并不是当前“热钱”流入渠道,反而呈现净流出态势。
对于前一阶段,市场关于“热钱”严重影响国内股市走势的看法,外汇局在同一天表示,跨境资金持续大量净流入,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境内人民币流动性,从而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但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
对于外汇局的判断,《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和学者,他们总体认为,外汇局的数据比较客观,国际“热钱”涌入国内的规模不会很大。但专家和学者们同时表示,由于国内国际经济仍然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艰难复苏进程中,所以“热钱”对经济的复苏将持续产生负面作用,所以不能放松对其的监控和适度管制。
“由于世界经济处于艰难复苏之中,热钱进入的重要目标就是股市、楼市,以获取资产价格上涨收益,这符合热钱的投机套利本性,而其也将给有关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带来麻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记者。
最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示,资本流入增加推动了汇率大幅升值和资产价格暴涨,甚至引起金融动荡。大量的跨境资金今年以来炒热了新兴经济体货币,并使许多国家的出口行业承受压力。据统计,泰铢自2010年以来升值近12%,马来西亚吉林特升值近11%,菲律宾比索升值6%,印尼卢比升值5%。一些不堪资金流入压力的国家近期开始行动。泰国政府去年底宣布,将对外资投资当地债券的收益征收15%的利得税,旨在遏制热钱过快涌入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在中国香港,当局近期推出了一揽子监管措施,防止楼市出现泡沫化倾向。新加坡前不久则通过扩大本币汇价波动区间来应对通胀威胁。
“在2011年,由于国内存在加息预期,也引起国际资本涌入国内的冲动,这可能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管制带来更大压力。”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值得重视的是,最近由于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管制在某些领域有所放松(例如允许境外人民币资金通过投资于中国内地金融产品或在内地使用而回流),这可能会降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成本。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当前坚持房地产调控是防热钱利器。他对记者表示:“防范热钱的最高境界是将其变冷。防范热钱需堵疏结合,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账户未开放,可通过清查贸易项目混杂结汇、地下钱庄等渠道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减少其在资产市场的投机获利机会,同时,要加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借此引导热钱流入实体经济、将其变冷。”
针对外汇局发布的数据,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其进行调查也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大可不必去质疑。由于前期系列政策的影响,中国应对“热钱”流入的压力变小。“热钱对中国的兴趣将会缩减,从而转向其他新兴经济体。”但她同时表示,另一方面我们则需要防止热钱以中国高通胀、房地产和其他资产价格泡沫等等情况为理由,引导人民币贬值预期,推动资本大规模流出。
据介绍,外汇局将在下一阶段进行新的政策考虑。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将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和化解“热钱”流动的冲击。外汇局将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对“热钱”可能违规流入的重点渠道、重点主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保持对违规资金流入的高压打击态势。方家喜 陈圣莉 北京报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