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刚过,“用工荒”又开始见诸报端,这已是2008年初首次出现慌乱以来的第四年了。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用工荒”阵痛与人的流动背后,或许正预示着未来的中国经济格局:产业西进与东部产业升级。
“应该让儿子也学木工”
江西作为中部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因为每年前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带务工的壮劳力众多,几乎每年都要造成众多“空心村”。不过,这两年,往常如候鸟一样规律的人员流出线路正在悄然改变。
江西省瑞昌市,隶属于九江市下的一个县级市,大年初三一早,木匠老李骑着摩托车送儿子去火车站,看着满车站提包的年轻人,他一再劝儿子留下来。
“熟练木工一百多一天很好拿的,年底很多工地赶工的时候,开出两三百的都很多。”木匠老李已经四十多岁了,几年前,当地木工的收入一直停留在50元一天的水平,为此,他曾外出打了几年工。从前年开始,他就发现当地木工工价翻着个儿往上涨,以前一起做工的人,不少都摇身一变成了“包工头”,往往带着项目上门谈价钱,让他留下来一起干。
“年底停工前,他们怕我去别的工地,直接跟我敲定今年150元一天,而且可以带我老婆过来给我做小工,80元一天。”面对大年初三就要挤十几个小时火车去温州打工的儿子,老李不无感慨地表示,早知道应该让儿子也留下跟他学木工的。
老李儿子今年二十二岁,前年从职业高中毕业后,一直在温州一家工厂打工。在此之前,老李一直反对儿子学木匠,原因是“赚得太少、没什么出息”,不过随着工价上涨,他已经考虑让儿子传承他的手艺了。
留在老家的好处
“他在那边一个月两三千块钱,扣完各种杂费,再花掉一些,一年存不下几个钱。”老李口中的“杂费”,除了企业硬性的制度克扣,还有“三险一金”之类的东西,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不必要支付的,他也搞不懂为什么要交这些东西,在老家就不会有这么复杂,“说好150块钱一天,那就是按天算钱就行了,还扣个什么劲儿呢?”
“现在很多工厂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说的工资很好,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弄一堆看都看不懂的考核指标克扣工资,最后还不如老家赚的工资高!”老李的儿子也是深有体会。
工资不算低,没有看不懂的制度克扣,也不用被迫缴纳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的“三险一金”,完全符合“农民工”最卑微的需要,这就是留在老家的好处。
实际上在采访中,抱有类似想法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年过四十的人群中,很多都已经开始着手制定不再外出打工的计划。比如回家开出租车、货车,或者回家开个小店。
记者 周治宏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