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物质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倾力颇多,对于像医疗卫生这样的无形的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却长期不足。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欣闻全省今年新增财力的80%将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工程,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2011是实施近期医改重点目标的最后一年,在今年的我省医疗卫生建设中,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优先发展县级医院、启动建设省妇女儿童医院……这些具体的政策表明了一个方向:在财政收入急速增长的同时,百姓的幸福感和财政增长有了正相关的变量关系。
增加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已经成为新医改的共识之一。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同时,还具有物质性基础设施所不具备的维护民众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性选择。政府部门如何通过追加财政投入来推动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客观地讲,我们的医改虽然在国家层面领域还有一些诸多根本性的问题有待解决,虽然地方一些相关政策主要涉及到增量部分,但是,只有自上而下正确的政策支持和由下而上的动力之源的有机结合,一个公平公正、有效率、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才能构建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病有所医。(郭晓斌 车喜韵)
参与互动(0) | 【编辑:郑祥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