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学者:制约美国经济复苏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

2011年02月21日 13:5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近期美国经济出现令人振奋的超预期复苏,但长期看,制约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众多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

  最近一些乐观数据预示,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可能会加快。2011年2月2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制造业指数为60.6,创造近7年来最快增速。

  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复苏加快的迹象,GDP增长3.2%(而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增幅只有2.6%和1.7%),达到2007年末经济衰退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优”:统计数据喜人

  统计显示,美国第四季度消费支出增长4.4%,创2006年年初以来最高水平,相当于2010年前三个季度消费支出平均增幅的两倍。

  与此同时,第四季度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当季净出口为GDP贡献了3.44个百分点的增幅。12月,美国进出口额均创下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当月进口额增长2.6%,出口额增长1.8%。全年出口额增长16.6%,达到奥巴马政府设定的到2015年出口额每年保持15%增长的初始目标。

  在宏观经济形势好转背景下,国内需求有所提振,汽车及家具等耐用品支出增长21.6%,食品和服装等非耐用品支出增加5.0%。交通运输及医疗保健等服务支出增加1.7%。经济复苏的同时,通货膨胀却保持较低水平。第四季度,核心个人消费价格指数折合成年率上升0.4%,升幅低于第三季度的0.5%。

  近期,奥巴马总统的国情咨文及美国政府的多次公开活动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进一步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经济增长,提升美国的国家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是其重要政策措施,而建设高速铁路计划和高速无线网计划则被列为重中之重。

  白宫宣布,将在未来6年内投资530亿美元用于高速铁路建设,在未来25年内,将国内高速铁路的比重提高至80%。根据这一计划,美国运输部将挑选多条新“走廊”和鼓励民众搭乘火车。还将投资135亿美元在纽约市和新泽西州之间建造客运火车网。

  白宫同时还宣布,未来5年内将美国的高速无线网覆盖率提高至98%,为此,未来10年筹措300亿美元,用于公共安全机构的全国性宽带网络,帮助乡村地区接通高速无线网的基础设施。

  除高铁和高速网“两高计划”外,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还提出修复或新建公路、桥梁、机场等,并通过建立“基建银行”改革基建融资机制。

  奥巴马政府的短期目标,是把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当作创造就业和拉动内需的“速效药”。长期目标,是把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当作提升美国未来国际竞争力的基石。

  “远忧”:复苏陷入怪圈

  尽管近期美国经济出现令人振奋的超预期复苏,但长期看,制约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众多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人们对未来美国经济的走势,还存在巨大的忧虑。

  ——巨额联邦政府债务。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月6日称,美国2011年预算赤字预计在3月31日触及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很可能”在5月16日之前达到上限,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联邦政府每支出1美元,其中40美分来自借贷,相当于平均每名国民负债4.53万美元。

  在是否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问题上,奥巴马总统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导致违约而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会出现“财政灾难”,使投资者对美债失去信心,从而影响美债评级;而提高债务上限又将面临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的反对。即使美国政府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债务上限,如通过向联邦退休基金借贷、延迟向公务员和社会福利信托基金付款,甚至出租政府物业,其结果只不过是借新债还旧债或者延迟还债的时间,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还债的实质问题。

  在严重财政赤字的压力下,奥巴马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很难获得国会的批准。相反,国会却要求未来10年内将联邦预算削减2.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大幅裁减交通预算。奥巴马政府通过“两高”等基础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能否顺利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

  ——地方“财政破产”。与联邦政府不同,按照美国的法律,州政府不允许有赤字。在州政府出现赤字的情况下不会得到联邦政府提供的救助。民主、共和两党就是否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争持并不涉及州政府。

  美国许多州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预算赤字,只能靠“自力更生”,否则自行“关门”。为了避免“关门”的厄运,这些州纷纷采取节流开源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州政府为削减预算赤字恐怕只好拿福利项目“开刀”,包括削减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医疗补助、食品券项目等方面的支出。例如,加州面临254亿美元预算缺口,加州州长布朗要求加州民众必须在延长增税期限与大幅削减预算之间作出选择,并建议削减医疗保险服务、高等教育开支、长者家居服务,以及延长入息和销售等税项5年。再如,新泽西州已停发共31亿美元退休金供款;伊利诺伊州议会则已投票通过将个人入息税由3%增至5%。无论削减预算还是增税,其结果都必然抑制国内需求,制约美国经济复苏。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奥巴马上台后提出“大型经济刺激计划”(两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解决美国银行呆账问题,2010年11月又追加第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6000亿美元。这比大选期间奥巴马曾设想的任何规划都更为大胆。

  由于第一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美国不是减缓国债发行速度,而是增加发行国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重点是购买美国长期国债。后者规定,美联储购买国债金额将达6000亿至9000亿美元,相当于平均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美联储用国债替换资产组合中到期的抵押贷款债券每月达350亿美元。财政部每月将发行1140亿美元的新国债,其中美联储购买1100亿美元。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的好处在于:压低资本价格,降低借款成本;提升股票市场价格,以利于美国家庭“套现”增加消费支出;过低的资本价格有利于美国增加企业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美元贬值将有利于降低美国出口产品价格,扩大出口;美元贬值将有利于美国降低还债成本;美国跨国公司利用宽松流动性优势,分享新兴市场国家较高增长的经济成果,将其丰厚的利润汇回美国母公司。

  同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存在巨大的风险。美联储斥巨资购买国债将产生巨大的通胀效应,金融市场一担心通货膨胀过于严重,就有可能推高长期利率,使美联储的国债购买计划起到反作用。目前,美国还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失业率高达9.6%,房地产市场的空置住房超过1400万套,制造企业28%的产能闲置。一旦上述问题不能解决,美国的通货膨胀将难以收拾。美联储成败,在此一搏。

  量化宽松政策加剧美国资本外流,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一方面,新增的流动性不会迅速进入实体经济变为资产,而是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转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输入型通胀;另一方面,全球各经济体之间出现一条越来越大的鸿沟,一边是美国因通货紧缩而制造流动性,另一边则是诸多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出产国由于制造流动性过剩而引发通货膨胀。

  ——失业率高企。美国经济最大的担忧之一,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美国2011年官方统计的失业率将保持在9%以上,而非官方统计实际失业率在16%。到2013年,美国的失业率仍将保持在8%的高位。

  为解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政府相继推出了刺激经济的“救市”计划。巨额的“救市”资金大部分被用来挽救濒临破产的银行体系,而没有用于实体经济(或很少用于实体经济)。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中枢神经,是资本高度密集型的部门,这些“救市”资金只是暂时缓解了银行体系资金短缺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实体经济问题,其重要标志就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从而形成经济复苏和失业率高企并存的现象。可以说,失业率高企的经济复苏是一种病态复苏,缺乏充分就业的经济复苏将不可持续。

  失业率高企表明实体经济萎缩,实体经济还没有恢复正常,它将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限制经济反弹的力度和高度,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使业已启动的经济复苏夭折。

  失业率高企的直接后果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又会使实体经济产能相对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企业破产又会使银行的呆账和坏账增加,使美国政府“救市”计划的成效大打折扣,使银行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难以发挥经济中枢神经的作用。

  高失业率-内需不足-实体经济萎缩-银行金融业收缩-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短期复苏)-失业率增加——美国经济复苏陷入“怪圈”或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导致陷入另一种“怪圈”或恶性循环:“救市”资金投入-经济复苏-房市和股市泡沫——资产价格上升—通货膨胀—生活水平下降(变相失业)。

  面对高失业率,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口采取违背市场基本原则的做法,如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阻止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再如,宣布本国“救市”计划的资金只能“购买美国货”,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反而使其变得更加严重,同时,也会遭到他国的贸易报复。一旦全球贸易战爆发,将不利于全球经济走出经济衰退步入健康复苏的良性轨道,反而使全球失业率高企的状况雪上加霜。□

  《瞭望》新闻周刊 肖炼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