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进口激增冲击我国粮食安全?

2011年02月23日 17:58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有公司预测,2011/12年度,我国小麦、玉米、稻谷的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值分别为1.7%、1.1%、0.4%。国内业界人士担忧,如果我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恐将步大豆后尘,今后只能看国际粮价的眼色,粮食安全会直接受到威胁。

  近两年,我国粮食进口量突飞猛进,对此,国内外分析人士都有些惴惴不安。国外经济学家一再警告,如果中国进一步增加粮食进口量,国际粮价将被推上新的高度。国内业界人士则担忧,如果我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恐将步大豆后尘,今后只能看国际粮价的眼色,粮食安全会直接受到威胁。

  粮食安全实有保障

  2010年,经受了冰冻雨雪、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我国粮食仍旧实现了连续第七年丰收,产量达到10928亿斤,创历史新高。

  通过对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等多方面的预测和分析,业内分析人士均认为,2011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不会出现缺口。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2010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消费继续稳步增长,产需总量基本平衡。分品种看,小麦、籼稻产大于需,粳稻供求偏紧,玉米产大于需的格局随着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依然可以满足需求。

  据行业数据预测,2011/12年度,我国小麦产量约为1.14亿吨,进口总量约为200万吨,期初库存约5400万吨,国内总供应量约1.7亿吨,国内小麦总消费量约为1.15亿吨,当期期末库存约为5500万吨,粮食安全系数47.97%,达到4年内最高水平。

  同年度,我国玉米产量预计约为1.75亿吨,进口总量约为200万吨,期初库存约6851万吨,国内总供应量约2.46亿吨,国内小麦总需求量约为1.74亿吨,当期期末库存约为7176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1.3%,接近4年最高水平。

  稻谷方面,2011/12我国产量预计约为1.99亿吨,进口总量约为69万吨,期初库存约6975万吨,国内总供应量约2.69亿吨,国内小麦总消费量约为1.95亿吨,当期期末库存约为7368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8.1%,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中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例达到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预测,2011/12年度,小麦、玉米、稻谷的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比值分别为1.7%、1.1%、0.4%。

  分析人士认为,从比值上看,目前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在供给量上没有太大影响,因此今年我国并不会出现粮食缺口,目前来看,粮食进口不会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肉、蛋、奶的消费日益增加,因此粮食在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两个领域增量较大。2011/12年度,我国工业、饲料消费玉米总量1.59亿吨,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43万吨。

  粮食进口须理性看待

  专家分析认为,在充分发挥粮食进口积极作用的前提下,粮食进口有助于促进我国粮食结构性安全。不过与此同时,粮食进口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粮食结构性失调,加大我国对于粮食进口的依赖,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进入WTO,国内外市场间的联动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也加大了粮食供给结构性失衡对于我国粮价上涨的影响,并可能由此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

  分析人士均认为,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出发,短期来看,粮食进口的功能还应定位为调整余缺,而非保证供给量。

  至于中国粮食进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2月1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谈到,中国粮食基本做到自给有余。即使少量进口也

  是按配额进行,进口量占国际市场粮食交易比重很小,不可能对国际粮价造成大幅影响。中国粮食已连续7年丰收,国内粮食库存丰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所以不会影响国际粮价。

  作者:焉靖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