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山东省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7%,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省2010年四季度以来实施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使山东地区菜价平稳有降,对今年1月份全省CPI形成了较好的下拉效应。山东菜价缘何能够“逆势”下跌,可否为国内其他地区所借鉴,促成菜价“温和可控”,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蔬菜价格有效拉低CPI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3.7%,低于全国1.2个百分点。
今年1月份,山东鲜菜一反国内多个地区价格上涨势头,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1.9%。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调查发现,2010年四季度以来,山东地区冬季大棚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市场冬季蔬菜供应比较充足,使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为有效拉低当地CPI作出了贡献。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副处长王延芳测算,1月份山东地区蔬菜价格同比下降1.9%,直接下拉山东1月份CPI总指数0.1个百分点。
“菜篮子”工程给力
据了解,2010年四季度以来,山东省实施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地继续保障蔬菜生产供给,同时健全蔬菜市场供应、营销机制,优化蔬菜经营环境,使当地冬季市场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生产供给有保障,筑牢了价格稳定的基础。山东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蔬菜总产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总产一般达到1亿吨以上,主产品种有二三十个,不仅供给当地市民,还运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据初步统计,2010年山东省蔬菜播种面积3145万亩,总产约1.07亿吨,同比2009年分别增加99万亩、500万吨。其中,初步统计2010年秋冬到2011年春季蔬菜在田面积1785万亩、蔬菜产量预计达6250万吨,同比增加56万亩、40万吨。
同时,2010年四季度以来,山东多个城市落实与蔬菜主产区的区域产销合作协议,组织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和营销大户,深入主产区落实货源,加大外地货源调入力度,增强市场供应能力。
为了减少农副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山东部分地区创新了现代蔬菜营销模式,引导企业开展“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组织”“超市+批发市场”等蔬菜营销方式,开始了蔬菜与当地消费市场“无缝”对接。
此外,2010年四季度以来,山东省重点优化了蔬菜市场经营环境。山东省商务厅有关人士介绍,2010年三季度末以来,山东省加强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标识管理,落实优先放行、减免费用、“三不”政策(不扣证、不卸载、不罚款)等扶持政策,鼓励发展保鲜、冷链、封闭运输,保障蔬菜运输安全、畅通。
蔬菜经营体系有待综合布局
放眼全国,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9%,食品类上涨10.3%,其中鲜菜类价格仍呈涨势,同比上涨2%。有关人士指出,山东1月份菜价“逆势”下跌,山东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从全国范围上看,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蔬菜经营在生产、物流、市场营销等方面仍存在系列难题,导致菜价逐年高涨,城乡居民感受明显。比如,在中国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就不时发生一种怪现象:国内最大的土豆产区内蒙古乌兰察布旗,距北京不到400公里,但土豆要“进京”,竟然要舍近求远,首先需绕到800多公里外的山东寿光市,然后再“旅行”约500公里进京,土豆到达北京市场价格自然就会高很多。这一怪现象的出现,就因为寿光市场是蔬菜集散地,货主配菜自由、走货快、附加值高。
因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维持我国菜价稳定或温和可控式上涨局面,还需要全国一盘棋,
继续狠下功夫。首先,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耕地尤其是菜地保护难度增加,保菜地也需地方政府加强关注。同时,薄膜、人工、农药等蔬菜生产成本刚性上涨,农民种植效益日益被蚕食,仍需通过补贴生产、扩大销路、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等综合举措,保障农民种植蔬菜的效益和热情。
其次,蔬菜经营体系仍有待着眼全国,综合布局。在供给源头,需要规划布局合理的多品种、大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市场建设环节,需要构建区域化、辐射半径适中、菜品丰富多样的蔬菜批发市场,减少蔬菜长途“奔袭”带来的中间成本;蔬菜营销体系方面,则需打造“田头直到摊头”的产销对接体系,减小各级批发商加价空间,以及降低零售商摊位经营成本等。
记者 苏万明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