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厉以宁:中国“十二五”面临抑通胀保增长难题

2011年02月24日 17: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在两会召开前夕指出,中国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抑制通胀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他乐观地认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期。

  厉以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此次通货膨胀是综合性的,既有需求拉动,又有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的原因。其中,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价格上涨、人为炒作、工资上涨等导致的成本推动,是引起当前通胀的全新因素。

  “工人工资和物价的关系就像"蛤蟆跳"的游戏,一个小孩躬下身子,第二个小孩从他身上跳过去,工资和价格就这样连续上涨,”他说。

  如何遏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厉以宁说,针对农产品涨价问题,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既有农产品的国家储备又有商业储备,以稳定百姓通胀预期,目前中国实行的国家农产品储备种类有限,只能储备几种大的农产品。针对用工成本上升问题,目前最要紧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让民工有技术,不能只会干体力活。针对房价涨声不断,政府要保证土地供应,提供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廉租房和平价房,以抑制房价。

  他同时认为,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2010年底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GDP总量第二大国,厉以宁指出,“相比GDP总量的增加,GDP结构的变化更重要。”

  厉以宁说,结构调整难点在于体制和机制的调整,投资决策不科学、行业垄断、资源定价不合理、城乡二元体制以及政府管理理念滞后等,从根本上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他说。

  具体而言,厉以宁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应加大新兴产业比重,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其中,新能源的应用将拉动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将带动房地产业和设备制造业全行业的改造,生物科技将影响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医药业,倡导低碳理念的环保产业将带来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中国”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效率显著提高,工业设计和创意能力的提升将使制造业走在前面。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当前一大热门话题。“国企和民企没有谁进谁退的问题,两者应携手合作,形成互助双赢,在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厉以宁说,国企应担当首要职责,重组改革、自主创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机制灵活、敢于冒险创新的民企,要逐步走上现代企业道路。

  展望未来5年,厉以宁指出,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他希望“十二五”能让中国经济航船驶向工业化后期,而其中,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将是第一个动力。因为,外需再旺盛,也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前提下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而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科技创新。

  他认为,城镇化水平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假设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30年后中国的城镇化率可以提高到75%左右。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要进城,大城市容纳不了,大量的人力将进入县城和镇,那么住房和道路、水、暖、电、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将带来巨大市场,带动就业和商机。

  关于各界关注的收入分配和民生问题。厉以宁认为,一定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决好卫生、养老问题等,推广廉租房和平价房,只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内需才能扩大,发展才没有后顾之忧。

  厉以宁还特别提到,中国不能只做人力资源大国,还要做人力资源强国。人才是增强在世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未来5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期。”厉以宁说,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社会化、国际化等综合因素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机制的转型,以及巨大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是中国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

    记者任沁沁 孔晓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