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未富先老 如何求解社保谜题 (2)

2011年02月25日 09:3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社保法能否让公众不再困惑

  在大多数人眼中,社保基金看不见,摸不着,除了知道自己每月被扣掉各种保险金,更多的事情与普通人似乎不相关。然而,2010年底通过的《社保法》

  在社会上引起了一波热议,遭到了很多民众的质疑,主要原因是其中对公务员的规定一项说是由国务院规定。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1990年公务员人均离退休费是企业的1.2倍,到2005年则扩大到2.1倍;1990年事业单位人均离退休费是企业的1.1倍,到2005年则是1.9倍;从1991到2005年,公务员人均退休金的年均增长率是16.3%,事业单位是15.8%,而企业仅为10.9%。

  长期以来,中国社保面临的另一主要问题是养老体系的双轨制造成的。首先,社保并没有覆盖到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群。社保起始于国企职工的政策性安排,后来扩大到那些未被纳入国家养老体系的其他人群。2011年7月即将执行的《社保法》不但尝试去改革这种遭到普遍质疑的退休双轨制,对于拟定过程中的咬文嚼字反倒透露出一些信息。

  按照拟定的《社保法草案》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而最后成文的法律中,将草案里“参加基本”四个字去掉,《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国社科院社保专家郑秉文多次撰文呼吁,作为公共部门,不要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再人为分出三六九等,在养老保险金额上也不应再次分出三六九等。

  同时,即将实施执行的《社保法》规定,要将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都纳入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情况。

  在一部正式的法律出台之后,对个人来讲,改善目前的混沌状态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探索符合自己的路,也将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国外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决定的。由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不同,目前,世界存在不同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现收现付制

  这种模式以德国最为典型,是一种现收现付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个人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保基金的管理采用的是以收定支的统一征收管理和统一使用的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社会保障成本的代际转移是以收定支,其实质是工作的一代人赡养退休的一代人,特点是由在职职工承担已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成本,支付给退休者的社会保障基金直接来自该时点的在职劳动者承担的费用。其优点是管理简单,并且能够实现代际之间与同一代人之间收入的再分配。其缺点是无法解决当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等情况时养老金的支付问题。

  国家福利制

  这种模式以加拿大最为典型,是一种社保基金国家福利制管理模式。突出的特点是全民保障。支付时,有的国家一律等额发放,有的只给达不到最低养老金标准的老人补偿。保障资金一般来自国家的税收。实行社会保障基金国家福利制管理模式的国家一般人口较少,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税收制度完善。

  积累制

  这种模式以智利最为典型,是社会保障基金个人账户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劳动者个人在劳动期间进行个人社会保障基金缴费和个人账户积累,劳动者退休以后,个人的社会保障权益来自本人在工作期间的个人缴费的积累,并且积累的资金通过投资基金进行运作。积累制实际上是本代人对自己收入进行跨时间的分配,即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险积累起来,供退休后使用。这是一种更强调自我保障的模式,其优点是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储蓄,可以提高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同时可实现自我保障,不会代际冲突。缺点是不具有再分配功能,且受通货膨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使基金面临较大的保值增值压力。

  混合制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保障基金分为两个部分: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前者实行现收现付的财务制度,后者实行完全积累的财务制度。这种混合模式在理论上既要保存现收现付制基金的代际转移、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又要发挥完全积累制培养个人责任心,提高缴费积极性以及提高储蓄率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克服现收现付制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完全积累制没有再分配功能的弱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

  记者刘书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