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专家称中国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范围可再大些(2)

2011年03月01日 09:3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记者了解,目前从政府官员到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对经济安全的认识并没有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以经济安全的名义其实是保护了垄断企业的垄断利益;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开放的步伐太快,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安全的监管。不同观点下,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就显得格外谨慎。

  观点

  郝红梅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部副主任

  屠新泉  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副院长

  江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 中心主任

  安全审查是必须的吗?

  郝红梅:为了使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能够在资本、技术和市场等领域保持相对优势,不受跨国资本的左右,将本国对于外资并购的立场、政策以及审查的标准、门槛、程序等,在法律法规中予以明文规定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惯例。而我国这方面的政策一直没有备齐,存在很多模糊地带。外资并购,看似市场主体自治行为,但最后经济责任的承担者实际上是国家。另外,在“十二五”期间,并购将成为我国利用外资 的主要方式之一,潜力非常大;并购方式只是现有企业所有权的转移,不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改善目前我国过剩生产能力 的状况;也可以使我国企业获得更多合资的机会,有利于从外资经济 活动中获得相对较大的利益,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屠新泉:事实上,我国已经制定有《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武器弹药制造、危害军事设施安全和使用效能的项目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无需安全审查也可以认定这些并购是违法的。因此,《通知》更重要的目标是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运输服务、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制造等企业。或者可以说,保障所谓战略性资源、技术和产业的安全以及防止由此衍生出来的对国家安全的危害,才是《通知》的根本目标。

  我国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制定本《通知》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这既有其他国家的先例可循,也是符合现行国际规则的。但对国家安全这一概念不宜过分扩大,特别是不能以外资对某一产业的垄断或控制程度、或者其获得经济利益的多少来作为判断是否影响安全的标准,而是要看这种垄断或控制是否确实对国家安全(特别是国防安全)构成现实或潜在威胁。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国防部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所做的评估是判断外资是否影响国家安全的最主要标准。我国也应避免采用所谓“产业安全”或“市场安全”之类的概念而模糊国家安全的核心。

  对吸引外资会产生什么影响?

  郝红梅:我个人认为不会对我国下一阶段利用外资造成影响。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就对外商投资从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保证公平市场竞争等角度进行准入前的审批管理,现在只不过更具体、更明晰,是采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规范,对外资来中国发展会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这也说明政府对外资的监管理念从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转变,更多的依靠各种标准进行,监管的规则、程序、决策公开透明。吸收外资是国际间的经济活动 ,需要对一些国际上公认的合理法律规定予以明确确认,必须有一套开明的政策和法律规定,才能给外国投资者可靠的安全感。需要强调的是,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对外资增长速度十分关注,不少省份都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就保这个目标,保这个目标究竟是为什么,其实并没有很深刻地思考它。

  屠新泉:审查制度对外资企业来说增加了一种不确定性。虽然审查的依据应是以影响国家安全为标准,而且大多数外资并购都不会涉及国家安全,但在目前缺乏先例以及更详细规则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很难判断究竟怎样的并购会触犯我国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很多技术、产业是同时运用和服务于军事和民用目的的,如何加以区分只能看今后的审查实践。因此,在这一制度出台初期、审查程序和内容尚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一些计划投资的外资企业产生一定的困扰。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这种影响应该会慢慢消除。

  审查制度对我国利用外资不会有太大影响。一是审查制度只涉及到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并购;二是并购并非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三是我国仍然对外资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今后服务业将是我国利用和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这一领域和国家安全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江涌:我个人认为,出台这项审查制度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做出了一系列承诺。目前很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注册企业,这些企业被定义为中国企业,外资有办法绕弯摆脱并购安全审查,正如多年前很多国内企业绕道变成外资企业来享受外企优惠政策一样。比如只要外资在中国注册成立一个企业,就能绕过现在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因此,外资通过这些企业进行并购控股是否需要进行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需要有应对之策。

  此外,这项制度对外资企业不会产生实际影响。现在外资对华并购,中国已经规定了七大敏感行业不允许并购,有价值的民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都已经被并购得差不多了。现在仅有的金融业是由相关监管机构来决定的,又不在这次安全审查的范围内,所以对外资企业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审查范围是否应该再扩大?

  郝红梅:我个人不主张对行业设限的领域泛化。原则应该是“把住应当把住的关,放开应当放开的限制”。具体说,一是要摈弃保守和狭隘,对外资并购,不能疏于管理,但也不能过度敏感,将商业行为上升到道义高点,扭曲竞争秩序,损害国民福利;二是要有全球视野,不光是外商到中国投资采取并购方式,并购投资也是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

  屠新泉:审查范围不必再扩大,目前的安全审查范围和审查内容已经相当宽泛。应注意避免在今后的审查实践中扩大化。

  江涌:审查范围可以再扩大,参照美国做就可以了。美国是把进入本国的企业作为一种博弈手段,主要是看结果对本国是否有利,如果有利就放一点,不然就不放。市场准入 是国家之间博弈的一种手段,不能照本宣科,一般都是拿个案来处理。世界各国都是个案审查,尽管美国有一整套法律措施,但是每个都是个案。只要是真正威胁国家安全,就可以界定为敏感产业。

  记者 王红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