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经济有偏冷的可能性,现在该松开刹车,但也无须立即“踩油门”,让经济惯性自由滑行一段应当是明智的选择。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来到了52.2%附近,距离50%的“牛熊分界线”已经一步之遥。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这将意味着未来经济有偏冷的可能性。所以,不能再对经济继续“踩刹车”,现在该松开刹车,但也无须立即“踩油门”,让经济惯性自由滑行一段应当是明智的选择。
出现如此态势我认为有三大原因:其一是贷款紧张;其二是企业成本大涨;其三是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不够稳定。
本来,原材料价格暴涨之时,企业应具有非常强烈的囤货冲动,但贷款紧张制约了企业的囤货欲望。其实,2003年之后一段时间就发生过囤货现象,那时也是原材料价格高企。不过,上一轮的情况是,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十分乐观,国内需求十分旺盛,所以企业也不怕囤货。但这次同样看到涨价,恐怕企业也不愿意大规模囤货,因为未来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现在看,企业原材料不仅没有囤货,反而出现了原材料库存量的减少。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购买量指数下降,这不仅与贷款紧张有关,同时与企业成本不断上涨有关。1月份宏观统计数据显示,原材料、能源、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9.8%,劳动力价格也大涨20%至30%。这就是说,企业花去年同样多的钱,能够买的原材料数量大幅减少。
这样的情况当然会拖累生产指数和产成品指数,它们的跟随性走低是必然结果。
现在是不是可以明白我们为什么说:不能再踩刹车了吧?因为,原材料、劳动力、环保、财务等企业成本的大幅提高,已经使得企业生产指数下降,已经使企业对经济增长未来的预期发生了疑问。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仅将GDP涨幅确定为7%的前提下,企业的生产行为将更趋谨慎。
不要再“踩刹车”,是不是意味着需要“踩油门”?现在没必要。但是,这时的央行或相关管理部门必须精心测算“油价上涨到什么程度,将对企业成本影响到什么程度,对信贷规模影响到什么程度”。当这件事真实发生时,货币供应要跟上,而不要出现企业大面积破产的情况。
(钮文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