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社会感触通胀压力 调控措施可望更“给力”

2011年03月02日 19:4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一些主要经济体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大量投放流动性,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升值及通胀压力增大,企业生产成本提高。

  分析人士指出,农产品价格、流动性、输入性通胀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短期内物价将维持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3%,居住类价格上涨6.8%,引领当前物价上涨类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应该对物价问题及通胀压力继续保持警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过五次物价上涨,皆起于细微,影响则甚大,成为中国政府大事。调控手段也从最初的行政命令,演变为后来的多管齐下,日趋理性和成熟。

  去年以来高企的物价直接冲击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与网民交流时说,物价上涨快了影响群众的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件大事。

  重庆市退休市民许明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半年来大米、鸡蛋、食用油、肉类、蔬菜、天然气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持续上涨,一家四口人每月吃饭花销由半年前的1500元上涨到现在的2000元,涨幅超过3成,全家工资收入仅上涨9%,目前吃饭开销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5%。

  2010年7月份以来,国内外诸多因素导致中国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

  23岁的农民工周学华月收入3000元,每月在城市的租房及生活开销超过1200元,父母务农没有其他收入,妹妹在上学。“去年一年只存了不到1万块。我希望收入增长快些。”周学华说。

  “消费支出食品类占比最大,希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讨论稳定物价的政策,比如每月或者每季度下发与CPI联动的临时价格补贴。”许明英建议。

  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石油价格重回每桶100美元之上,棉花价格在半年内上涨一倍,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铁矿石进口价格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去年同月上涨6.6%,并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是2010年4月以来的新高,表明中国企业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成本上升的压力。

  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着18年历史的民营零部件加工生产企业,下游企业的竞争降价、上游原材料的上涨,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下降至12%。

  “2010年企业销售产值7.9亿,钢材原料占50%,人力成本工资1个亿,固定费用600万,能源消耗6000万,福利工作餐600万,交通车200万。”秋田齿轮党委书记贺永林说,“此外,下游摩托车企业竞争要求配件企业降价,员工工资涨幅10%,这些全从企业利润里面拿。”

  贺永林建议,政府进一步出台措施,稳定住国内物价水平,尤其要控制住食品类价格涨幅,降低企业员工生活成本。

  温家宝在与网民交流时说,我们国家连续七年粮食丰收,有充足的储备,我们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些都是我们应对物价上涨的有利条件。他表示,解决物价问题,我们最重要的措施是四个方面:控制货币流动性;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搞好流通;管好市场。

  2010年,中国央行已先后通过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和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适度控制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对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进行微调,并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2月兔年伊始的加息被认为剑指通胀负利率。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指出,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胀。不过,他也指出,这也可能给企业造成融资困难,国外热钱可能涌入。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一方面应采取加息、增加供应等手段回收流动性、平抑物价;另一方面,要努力解决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分配不平衡问题。

  2010年年底至今,中央一直采取多方措施调控物价,包括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大力支持粮食生产、降低流通环节费用等。

  张立群建议,调控物价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除调整货币政策、增加农产品供给、规范市场秩序外,还应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这些建议其实已经在包括“十二五”规划在内的一系列决策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考虑。(参与采写记者:倪元锦 石莹 张淼淼 田颖 张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