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郑莹莹 姜煜)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提升……一系列因素令中国商品的价格“涨”声渐起。正在上海举办的第21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华交会)上,“中国制造”价格看涨成为本土商家和海外采购者关注的热点。
被誉为中国外贸“开春第一展”的华交会由国家商务部支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南京、宁波等9省市联合主办,其每年的火热程度,被业内人士誉为年度中国外贸势头风向标之一。
来自意大利企业SIPEC的法兰克·汉森几乎每年都会来“华交会”,今年明显感觉现场商品价格“涨声一片”,“普遍涨一至三成,还有的甚至涨了五成。”汉森表示,目前自己的企业也开始转往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采购。
浙江省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夏才良告诉中新社记者,原材料涨价、工人待遇提高等都成为外贸企业目前的“负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一些日本客户已撤单,转向越南、印尼等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还有一些客户则选择减少订货数量。”
夏才良所在的这家外贸企业,主要从事拖鞋、帽子等各类用品的业务,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他告知,尽管出现“转场”,但目前海外采购商转往其他国家采购的现象还不是很多,在整体业务中所占比例也尚小。
来自斯洛伐克的买家Branislau Kmot认为,虽然“中国制造”目前价格有所抬高,但相比其他国家仍颇具优势。
江苏阳光东升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业务助理顾玉告知,今年春节后,为该企业提供日本木屐等产品的工厂普遍提出涨价,她表示,目前该企业的海外采购商要求撤单的不多,但不少客户要求外贸企业分摊价格差,其利润空间压缩不少。(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