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企业“走出去”亟补专利 “短板”(2)

2011年03月03日 13:04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马晓宇说,企业在欧洲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较量,俨然就是一场真实而激烈的战争。2005年,中兴的DSL接入产品大举进军法国市场,随着当地市场份额被重新划分,竞争对手则以知识产权攻势予以回击。

  屡屡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让中兴痛定思痛。随后,中兴相继在美国、瑞典、法国、印度等国家建立了16个研发中心,且每年稳定地以10%的营业额投入研发。与此同时,由知识产权战略办公室、知识产权经理及专利工程师自上而下配合而成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

  刘春田强调,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的同时,专利应作为一项硬指标先行一步“走出去”:“能在国际贸易中提供自己的技术并形成产品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的企业。”

  申请费用昂贵不是问题

  那么,我国企业在国外申请专利的费用到处于何种水平?

  以目前海外专利申请费用最高的欧盟市场为例,张志福介绍说,企业在欧洲申请一项专利需要花费8万~10万元人民币,该费用是日本的10倍(在日本申请专利的费用在1.5万~2万元人民币),是中国国内申请费用(2000元)的50倍。

  “虽然按照欧洲专利公约的规定,一项欧洲专利申请可以多国‘通吃’,但一项专利要在欧盟多个国家生效,还牵涉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问题,期间需要支付高额的翻译费。因此,企业在欧洲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远远高于美国或日本。”张志福说,“在费用高之外,欧洲专利局对专利的审批和授权周期也相对较长。为节省时间和成本,通常情况下,很多企业只选择在几个最重要的欧盟国家注册专利。”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欧洲国家获得专利保护基本上有四种途径:直接向被要求提供专利保护的国家提出专利申请、直接向欧洲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巴黎公约和PCI。但高昂的成本会否成为中国企业国外申请专利的障碍?对此,刘春田和张志福均对记者表示,费用不是问题,一方面欧洲专利条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复申请的成本,另一方面,国内的政策层面也有不少为企业专利申请“撑腰”的规定。

  以东莞为例,东莞企业在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后,市财政每项补助1万元;获得港澳台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补助1万元;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获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补助5万元。张志福告诉记者,东莞市共拿出10亿元资金专项鼓励企业的专利发明。

  作者:滕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