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王旻 柴燕菲 )“民工荒”到底荒不荒?这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有广东的官员称该省民工不荒,来自浙江与天津的代表则表示,用工确实荒,荒与不荒众说纷纭。不过,代表们正在通过两会为“破荒”献计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春节以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荒”愈演愈烈,是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拿出了浙江省金华市劳动就业局2010年底的调查数据:去年该市用工缺口约为20万人,仅金华市区就达4万人之多。
用工荒对这些企业界的代表来说,意味着开工力不足,代表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因此,代表们也为解决用工问题出谋划策。
“为员工增设‘工龄工资’的做法,是较可行的举措之一。”赵林中介绍,“工龄工资”最早源自日本,迄今全球数日韩两国做得最好,百余年来已被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不分所有制形态的企业普遍采纳,“‘工龄工资’主要特点是承认员工对企业所作的‘年资贡献’,使员工对所在企业产生归属感。”
赵林中表示,有了“工龄工资”,可以有效减少员工的流动性,确保企业和员工都可从“队伍稳定”和企业发展中分别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表示,通过企业成果共享来留住员工。他以自身企业为例,他们每年招工时,外面都排起长队,“我们不断提高员工收入水平,给外来员工提供住房。”宗庆后表示,民企只有给员工增加收入,他们才会勤恳。
来自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棉纺织工厂的全国人大代表张晓燕最有感触,她告诉记者,现在80后的年轻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在像她那个年代如此稳定,他们越来越注重的物质与精神双丰收。企业要留人,不仅要增加员工收入,还要给他们带去家一样的感觉,让他们呆得安心。
周晓光认为,民工荒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下的前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一些改革。
“首先需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同等市民待遇。”周晓光认为,要把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列入城市廉租房、公租房的统筹体系;把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城市教育体系;解决医疗、养老保险等实际问题,实施社保资金可跨省随人转移等等。(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