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 赵建华)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保障木材供应安全,应加强森林抚育,将部分低质低效天然商品林改造为速生丰产林。
中国是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木材及木制品进口折合成原木,已占国内总消费量的43.6%。国家林业局预计,2020年中国木材消费总量将提高到4.57到4.77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到1.5亿立方米左右。
柏广新介绍说,由于速生林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强,只要科学有序实施,就不会影响森林生态整体功能。如此,既有效保护了天然林资源,又增加了国内木材供给,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以他所在的吉林森工集团为例,如果把低质低效天然商品林改造为杨树速生林,15年后木材产量将是现有天然商品林的3.3倍。
吉林森工集团是中国四家最大的森林工业集团之一,吉林森工集团所在的东北以及内蒙古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仅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每年提供的木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就曾高达三成。
柏广新表示,如果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把低质低效天然商品林改造为杨树速生林,15年后每年可增加木材供给2000万立方米。按照吉林省的降雨量、气候条件和资源情况,森林抚育后增加的木材产量,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
低质低效天然商品林之外,中国的人工林也需要通过抚育提高森林蓄积量。尽管中国拥有9.26亿亩、全球最多的人工林,但每亩的平均蓄积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5到1/10。
5日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今后五年中国希望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