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8年底,为了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确定了“结构性减税”的主基调,一系列的减税政策陆续下达。减税带来的杠杆效应,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空间,更能够带来投资和研发的超倍发展。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借助税制改革带来的国民收入分配的再次调整,企业和职工成为“分好蛋糕”的受益者。
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总目标下,我国不断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连续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减征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和增值税改革的全面推进,仅2009年一年总共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江苏省财政厅综合处处长马水清介绍了当地的一些为企业减负的做法:
马水清:特别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们配合纠风办、省纪委、物价局组织了三次全面清理,停征的、取消的大概172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大概超过60亿。
从2009年开始,结构性减税成为税收政策主基调后,各地方版的减税措施相继出台。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也是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区”。从2009年初开始,浙江省国税局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53条政策服务措施,出台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47条支持政策和措施。
浙江省杭州市财政局局长陈锦梅:(为企业减负)比如我们对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特色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税费方面可以允许为企业减困的,我们都做到了。仅是2010年,我们为企业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整个杭州市减负大概达到20多亿。
减轻税负为转型升级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同时减税所带来的“杠杆效应”已经让浙江的企业家尝到了甜头。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倪淑一:在08年之后,我们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这个优惠政策,这个对我们的扶持非常直接的,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09年1200多万,10年1800多万的这样的(科研)投入,减免部门是超额的50%。每年有6、7百万的减免。政策扶持的这部分资金我们全部用于研发的投入。
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一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最直接的措施,另一方面消除重复征税以及影响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为企业减压,企业才有化税为薪的动力。只有双管齐下,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幅度才会比较明显。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李长安:增加居民的工资收入还有赖于企业效益的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盈利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利润率非常低,它本身增加工资的动力就不太高,给企业减税就能够增强它的盈利能力,给企业更多的留存,这样就能够增强企业给职工涨工资的动力。
在今年的两会上,为企业减税再次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为结构性减税这个系统性工程开了一个好头。
李长安:除了税之外,企业还有很多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比税还严重,我觉得在当前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各项税收的减免,另一方面还要减轻企业各种各样的负担,使得它在提高职工工资方面有更大的财力。
(记者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