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小丫跑两会——寻找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新坐标

2011年03月14日 03:41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编:赵悦 编导:袁柏鑫 井天增 李杰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小丫跑两会》。小丫跑两会,年年有不同,今年在两会上跑了十几天,我也将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这十多天来,我们既去了贵州苗寨、宁夏山区,也到了浙江的工厂、福建的海岛,虽然跑一路看一路,但说到我的感受,最核心的就是两个词——民生、发展。从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房到发达地区的创业富民,从能源大省的产业转型到沿海沿边的区域振兴,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听到了一段段关乎国事家事的声音。今天,我再和您一起来梳理2011年中国经济版图上一个个新坐标。我们第一站先到中部城市合肥和长沙去看看。

  记者来到中国的中部城市合肥和长沙。过去的五年间,合肥财力增长迅速,五年间增长了2.3倍,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连进8位,由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记者在对合肥速度的体验中,感受到这个城市民生的变迁。

  住在合肥市区的付守仓老人是一名散居五保户。付大爷今年七十岁,由于早年家庭贫困,一生未婚,可是我们见到他时,他却告诉我们眼下的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付守仓 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村村民

  付守仓:自己一分钱不掏全是供养

  付大爷拥有一张自己的保障卡,付大爷清楚地告诉记者,他从七年前开始领取供养金,当时每月是100元钱,如今涨到了420元钱,这每月420元中,市里承担150元,剩下的由区里承担。年龄大了,付大爷的身体也不太好,屋里最显眼的就是这些药瓶,但付大爷所有的医疗费用全由财政实报实销,自己一分钱不掏。

  付守仓:一分钱不拿(一年得)一千大几

  其实付大爷拿到的不只是每月这420元。春节期间他还拿到了单发的150元补贴,而且每个月可以额外拿到20元的物价补贴,在合肥,只要是物价上涨超过3%,市政府立刻启动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向所有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物价补贴。付大爷眼下只要愿意,他随时可以住进家门口的这家敬老院,付大爷只是由于舍不得自己养的十来只鸡,还有两分菜地才没有搬过去住。在合肥,50%的五保户都实现了集中供养,所有费用全由财政买单。

  3月5号,记者在北京见到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得知,就在他来北京的头一天,政府工作会上,当地民政部门提出,把散居五保户供养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1650元,每月增加150元钱。但吴存荣提出,这个增长幅度还不够,他建议,从1500元直接提高到1800元。

  吴存荣 人大代表 安徽省合肥市市长

  吴市长:这个钱加的数量,应该是加了增加了三百块钱,但是我觉得解决这一部分人的生活困难的问题,和提高他们的水平水平,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笔的开支虽然增加一千万以上的支出,但是我觉得这非常值得。

  吴市长告诉记者,随着合肥经济的发展,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是首要的民生大事。在合肥新站综合开发实验区淮肥村,记者认识了农户方为新大姐,今年二月份,方大姐在自己家门口找到了一份让她相当满意的工作,家里的收入也由此增加了。

  方为新 合肥京东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员工

  方为新:问了保安,这里可以应聘保洁吗?保安问了他们领导,说可以过去。

  方大姐家里的地不多,这几年来一直和爱人在到处打零工,自从家门口的这家工厂开始奠基,她就留意上了,并且最终如愿以偿进到了厂里。工厂离自己家走路只有三四分钟,方大姐中午吃完单位的工作餐,还来得及回家给儿子再做午饭。在合肥市,一大批新上项目让合肥从劳动力流出地变成了流入地。

  2010年,合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千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过千亿,工业投资过千亿,家电产业产值过千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合肥的城乡统筹也在加快提速。合肥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农民五年收入实现倍增。

  吴市长:我们现在设计的条件是让农民工也要变成城市居民,我们把户籍制度已经彻底打破。我们在就业方面,最近你比如说我们鼓励很多企业招收40岁左右的农民工,解决医保,养老保险解决掉,然后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全部陆续解决掉,然后把他的住房也解决掉。

  告别合肥,记者们又去了长沙,“十一五”期间长沙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从第12位迅速上升到第7位,平均每年超越一个省会城市。“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2%,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7%以上。在长沙市北盛镇环园村,记者正赶上村民罗敏在和丈夫一起走亲戚。

  罗敏 长沙市北盛镇环园村村民

  记者:现在收入怎么样?

  罗敏:收入还可以吧,每个月,每个人大概3000多的样子

  罗敏告诉记者,两口子一个月收入7000元,除去生活费用,每个月大概能攒下4000元左右。

  罗敏:就想买部车了

  罗敏夫妻俩的收入让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妹很羡慕,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的工作,不再依靠父母。

  邓丹 罗敏表妹

  邓丹:找个工作像他们一样,一个月能赚到几千元钱,养老爸,老妈。

  邓丹也说出了长沙城乡居民的心声,那就是希望自己未来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可是这个愿望怎么才能实现呢?

  张剑飞 人大代表 湖南省长沙市市长

  张市长:我想增收的背后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创造财富,增收说到底是财富的分配,你要不创造财富你没办法来这个分配财富,第二就是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没有就业你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当然也就谈不上分配。

  不发展经济就没有蛋糕可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无从谈起。因此,张剑飞市长今年在两会的议案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另一家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以往生产传统的电、水表,利润率只有10%左右。微薄的利润要应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员工收入很难提高。但企业现在研发、生产符合智能电网、智能小区使用的电、水表,由于科技含量高,利润率迅速提升到30%到40%,企业员工的工资也由此涨到了2000元以上。

  曾辛 威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曾辛:市场的容量是非常巨大的,拿中国来讲,有3亿支电表,如果有2亿支更换成智能电表,市场容量就接近上千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给长沙的城乡居民带来新的希望,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没有落户前,这里是农村,农民收入很低,但目前这里的一切都在改变。

  陈志高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

  陈志高:这个园区现在将近有6万人在这里就业,我们算了一下,现在的工资收入这6万人,每年将近20个亿,在当地的消费性支出10亿元左右,有利的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有效的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市场繁荣后,在分蛋糕时,又该怎样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的增长呢?

  张剑飞 湖南省长沙市市长

  张市长:政府能做的第一个是怎么样全力拼经济,把经济搞上去,刚才讲了它创造财富就可以有更多的用于分配,第二个呢,就是在于切蛋糕,第三个就是确保职工的权益,就是保障性收入,就是这些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主持人:刚才到合肥、长沙这两个中部城市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上的投入和努力。可以说,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版图上,民生必将留下更深刻的坐标印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也做出了一系列郑重的民生承诺。在增强国力的同时,如何改善民生,让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在十多个省份的调查采访,勾勒出一条条清晰的民生轨迹。

  从刚才的一番体验中可以看到各地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上的投入和努力,可以说,在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已经留下深刻的民生坐标印记,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增加居民收入的目标定位具体数字7%,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也是本次两会上最热门的财经话题。

  体验中,首先留给记者深刻印象的就是住房的改善。在地处西南的贵州和重庆,从农民到市民,过去的五年他们的房子在变,未来的五年,他们的房子还要变。在位于贵阳市附近的小壁乡甘庄村,这是村民夏长珍的新家,漂亮的两层小楼宽敞明亮。在夏大姐新家的旁边,就是她家的老房子,这里既透风又漏雨,还有垮塌的危险,但是苦于没有钱重修,夏大姐在这住了十多年。

  夏长珍 贵阳市小壁乡甘庄村村民

  夏长珍:就是没有钱修,主要是上面政府补助才住上这样的房子

  夏大姐说,2009年她家的老房子被鉴定为危房,政府补贴了5000块钱,村里还提供了担保贷款,自己又拿了点,盖起了这二层楼的新房。在小壁乡,167户确认为危房的已经全部改造完毕。对新增的危房,当地将逐步列入危改,全部改造完毕。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贵州从200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到2010年底,已完成60.1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粟战书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粟书记:农民对危房改造的心情极为迫切,我们想再努一把力,不用8年时间,6年就把它全部改造。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而贵州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年改造量不低于40万户,用三年时间,在2015年新春来临之前,让剩下的所有这130万户村民全部搬进新房。

  对于同样地处西南的重庆来说,他们把重点放在了保障房建设上。重庆公租房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取消了户籍限制。

  黄奇帆 重庆市市长

  黄市长: 那么比如说农民工,5000元一个月也不见得就能买得起商品房,所以只要是农民工的本质特征,有工作的农民工,那我们就可以有公租房的权利。

  在重庆,未来三年内,公租房建设面积将达到4000万平米,总投资1000个亿,这1000亿投资通过财政投入、公租房租金、公租房配套设施出售、部分公租房出售等方式,完全能够解决。而2011年,全国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今后五年全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在各地的走访中,不仅是住房问题将在未来得到着重改善,居民增加收入的话题更是重中之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