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指标看深意
赋予新时期改善民生更加丰富具体的内涵
“‘十二五’一个重大使命是加大公共投入,完善制度,提升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障权益的公平性,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郑功成说,民生改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人民生活指标提出年增幅超过7%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项预期性指标,这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将快于GDP的增长幅度。
“这表达了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将更多、更直接惠及全民的导向,意味着将来城乡居民收入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会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期慢于GDP增长的格局,这也是我们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要追求的目标。”郑功成说。
“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规划草案将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住房列为约束性指标。住房保障事关百姓冷暖,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基本保障项目,因而意义重大。”郑功成认为,3600万套的约束性指标如能按期完成,一定会极大程度地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让更多的百姓住有所居,也将有利于促使人们的住房消费回归理性。而理性的住房消费,必然带来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全国总人口的约束性指标,与计划生育政策相联系。从指标看,人口只有4900万的增长空间。应该说,这个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反映的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人口总量的控制,是人口政策的一个取向。我的理解是,人口要保持均衡增长。”郑功成说。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被列为约束性指标,表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将持续加大,社会保障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这是对纲要提出的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具体体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代表说,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百姓才能后顾无忧,收入才有可能更多地转变为消费,从而拉动内需,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国内消费来拉动,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郑功成认为,提高1岁的人均预期寿命指标新意十足,它首次赋予新时期改善民生以更加丰富具体的内涵,意味着我们将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来面对人口老龄化,让人民健康长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