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兴奋地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2011年的多项工作中,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放在第一位。这很与笔者的愿望一致,那一刻,我很感动。
据媒体调查,在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社会保障”上升为第一位“物价控制”排在第七位。我对记者坦诚地说,我其实更关注物价问题,因为物价问题会影响到国家的根基。
物价上涨意味着什么?货币贬值!货币贬值意味着人民手里好不容易积攒的财富在缩水。货币财富无法保值,几乎每个季度都在被一只无形的手所“劫掠”。但是国人又不能不存钱,养育儿女、防老、防病、防不测之需都要留存足够的钱。即使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制定得更完善更方便,手头也不能没有钱。以医疗保险来说,报销的比例和可报销的药品毕竟有一定限制,有一些自费药还得自己出。可是钱放在银行极不安全,极不保险,投资增值的路很窄且充满风险,照目前的出路,大概唯一可以依恃的似乎只有购买房屋,毕竟房屋能够给出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因而笔者认为,在中国,所谓房屋的“刚性需求”不完全是“居住”,而在于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人们的“财富保值与增值的需求”。于是有些积攒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将钱投向房产,于是另一种风险———“房地产泡沫”正在被制造出来,这可能让希望保值的人们跌得很惨。
钱不经用,钱在缩水,一天到晚心神不宁,就不会产生“安心、放心、舒心”的感觉,就会对未来由于无法左右、无法预见而丧失“信心”,我们追求的“幸福感”就难免被挫伤。有一些比较富裕的朋友开始将财富转移到他们认为比较保险的国外银行,有的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出国门,理由是在国内活得很累很艰难。
于是,笔者蓦然想到,财产的安全会影响到国民对国家的信任、信心和认同,会影响国家的根基。
货币财富的保值与物价、通胀息息相关。作为民生问题,我认为社会保障固然很重要,但是,保障公民手里的现实财富不因货币贬值而被“劫掠”更具本质意义。毕竟,政府能够给予的终归抵不过人所失去的。
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宪法规定的国家义务。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需要民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孟子认为民有“恒产”,才会有“恒心”。所谓“恒产”,实际上就是能够保持其价值稳定不变的财产。
政府工作一诺千金,庄重而深邃。置于首位的物价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分量,值得各级政府做深刻的思考、深入的理解并付诸切实的行动。
全国政协委员 王东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