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日本遭重创 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较温和

2011年03月16日 13:46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遭重创 复苏受挫

  日本大地震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极大的灾难,日本经济也必然遭受重创。短期内,日本受灾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将陷入严重的困境,日本的电子产业,尤其是芯片制造和汽车业都受到严重打击,因为震区的企业不得不停工。虽然震区不是日本的钢铁主要生产基地,日本的钢铁业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布局在东京湾的主要钢厂设施也遭到破坏,至少有5家钢厂停产。而受海啸侵害的东北部地区的农业短期内也无法恢复。总体看,日本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很多人认为日本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恢复很快,地震后的重建对于日本经济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次大地震也会像阪神地震一样,成为刺激日本经济的一付苦药,未必全是负面影响。但是据笔者的分析,这种观点未免太乐观。

  首先,日本此次大地震后引发的海啸对东北部大片地区形成了严重的破坏,受损伤的不仅是一些工厂和制造业企业,最为严重的是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包括电网、道路和港口等,它们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核电站爆炸引起的不良影响不仅是电力供应中断,更为严重的是辐射污染对于一些地区恢复原先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构成了重大威胁,甚至是致命的威胁。因此,破坏性影响并不是短暂的几个月就能克服和恢复的。

  第二,日本目前的经济状况与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有很大差异。当时日本经济泡沫严重,金融资产价格高企,阪神地震将泡沫捅破,反而使得后来的重建和实体经济摆脱了包袱,使得日本经济在阪神地震后半年就恢复了增长。但是目前日本经济在遭受了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击后刚刚出现了比较好的反弹趋势,大地震和海啸不是将泡沫捅破,而是将刚刚建立起来的经济复苏基础冲垮。即便灾后重建能够带来刺激效应,但是需求的增长未必都由日本的供给来满足,很多需求会转到国际市场。日本经济短期内未必能从中获益。

  第三,日本政府的财政状况比起1995年时更加恶化了,政府债务总负担已经达到年度GDP的200%。灾后重建需要的资金将使政府负债更加严重,日本政府势必要增加税收。这对于经济复苏和重建都是有不利影响的。企业和日本家庭的税负的增加,将使他们削减投资和消费开支,从而不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世界受影响 效应温和

  相比较而言,日本大地震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将不会那么大,负面效应应该比较温和。这是因为:

  其一,日本经济虽为第三大经济体,GDP约占全球经济8.7%,但是日本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10年都比较低。根据总部在纽约的ConferenceBoard的研究资料,在2000年-2008年期间,日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1个百分点。即使日本大地震使日本经济增长减少一个百分点,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不利影响也是较低的。

  其二,日本很多企业停产后,国内对一些原材料的需求下降,这对全球大宗商品不断涨价的趋势有一定抑制的作用。铁矿石、煤炭以及其他有色金属价格都可能有短期的下降,从而使全球通胀的形势有一定的缓和。而日本汽车、钢铁等产量的减少也不会对世界形成冲击,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力可以扩大,从而弥补这部分缺口,不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其三,日本大地震对于全球金融市场也不会产生重大蝴蝶震荡效应。日本的金融市场会有较大收缩,股市下跌明显。但是其传染效应不会很明显,因为日元资产不是国际金融机构持有的主要资产,价格下跌的连锁反应会比较轻。日元汇率在短期可能会上浮,中长期看则会下跌。这是因为日本国内应对救灾和灾后重建需要大规模资金,日本的跨国公司短期内会从海外调入资金,资金流向的变化将会使日元的汇率有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由于日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不是主要的交易媒介和计值货币,日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也不会像美元那样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冲击,而只会影响日本企业和日本的金融市场。

  其四,日本灾后重建对于基本建设的材料,比如钢材、水泥、木材以及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短期内日本无法靠国内供应的增加来满足,这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日本的出口将因此而增加。

  当然,大地震对于世界经济也有不利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日本生产的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产品,比如芯片是其他国家生产电子终端产品的重要中间品,包括一些汽车零部件等商品的减产将会使其他国家的下端生产商出现配套产品断货的困境,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上最终商品的供应。现在传出来的iPad生产受影响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核泄漏事故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何种影响,也有待观察。(作者徐明棋)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