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全球通胀
压力在哪里?
本报讯 日本大地震后,全球的通胀压力预计将短期受抑后再度发威。导致通胀的压力分别有哪些?记者进行了采访。
总而言之,通胀压力源于三大因素:预计大宗商品继续高位徘徊、过去长期下跌的产品价格止跌反弹,将直接使得短期CPI 可能出现继续上涨的压力。而日本继续放大的货币政策也在未来为通胀的上升埋下伏笔。
多种产品供给减少
强震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关闭并出现核泄漏,导致日本汽车、光学仪器、芯片、电子产品企业和部分钢厂出现停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本次日本地震之后,与汽车和电子有关的产品,都将因为零配件供应中断而出现价格止跌反弹。投资大师罗杰斯表示,灾难对于食物链的破坏将造成潜在的食物短缺,农产品价格也会上升。
美国及美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昨天称日本发电能力若大幅下降,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将对经济恢复产生重大影响。福岛二座核电站占日本核电总产量的20%,全国总发电量的6%。若发电量大幅降低,将严重拖累日本的生产能力。
大宗商品价格高企
我国高层认为,日本强震发生前,连续高涨的大宗商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已使我国处于输入性通胀的境界。虽然地震发生后的数个交易日内,石油重新跌回100美元/桶下方,但昨天包括原油、黄金在内的多个大宗商品价格再重回涨势。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天分析道,大宗商品虽然曾短线下跌,但预计下跌空间有限,原油很快会受到支撑,因为在日本核电站短期无法恢复供电的情况下,替代的电力供应必然主要是来自原油。金属类大宗商品价格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支撑。总体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徘徊的局面不会改变。
罗杰斯昨天表示,日本地震和海啸之后,投资者出于避险需求,导致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出现大幅下滑。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价格回涨只是时间问题。此次大范围的灾后重建,定将对水泥、钢铁、铜等大宗商品产生较大的需求,这些商品的价格料将走高。
日本量化宽松加码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范为认为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央行向市场不断注入流动性以稳定市场的信心。由于短期内,日本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急剧下滑,央行注入的流动性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当市场情绪恢复稳定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将逐步恢复正常。日本央行如不尽快回收流动性,将使全球通胀压力骤增。 (记者陈海玲 实习生李志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