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直面辅业剥离难点
从国新诞生之日起,似乎就与国资委的一个思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推动央企重组及整体上市。国新公司挂牌的第二天,国资委主任王勇就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2011年,国资委将继续规范推进央企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并购重组;同时鼓励央企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整体上市。
外界普遍认为,国新的设立,实际上就是国资委这一思路在执行层面的体现。若果真如此,解决央企间重组及整体上市的核心难点,恐怕才是国新未来的真正定位。
那么,央企重组与整体上市的核心难点究竟在哪儿呢?
首先来看看国新公司已经参股及未来可能参股的计划整体上市的央企名单。除已经入股2.5%的五矿股份外,中国铁路信号通信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几家正在筹划整体上市的央企都被认为是国新可能参股的对象。而上述几家公司无一例外地来自于商贸、服务、集成等“轻资产型”行业,其中,中国通号注册资本仅45亿元。相比那些资产沉重、历史悠远的实业类央企,“轻资产型”央企整体上市的推进工作显然要更快一些。
这一点,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的话更具对比性。他直言,由于武钢是个老企业,职工多,解决当地就业的责任大,导致武钢拥有众多集体制企业,涉及服装、运输、包装等多个领域,企业包袱沉重,未来有可能整体上市,但目前仍未启动。他同时称,武钢的相关产业众多,交通、运输、检修、机械制造、后勤等如果都要装进上市公司,能不能获得股东和投资者的认同,需要企业做谨慎的评估和思考。
相比之下,整体上市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在谈到整体上市时则显得轻松了许多。他认为,五矿整体上市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对企业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的重建。而改制成本,则被其一带而过。
另外,大型国企旗下的集体制企业的存在,同样制约着央企的重组步伐。此前,有媒体报道,多年联姻仍未修成正果的“鞍本合并”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厂办集体制企业的剥离问题。鞍钢成立于1948年,而本钢则在1949年炼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两家公司都作为当地的支柱型企业,以“钢”立市,让双方都承担很多钢铁生产经营外的社会职责。供热、物流、学校、医院……这些厂办单位的职工安置、资产盘活支出,成了让重组双方及所在区域政府最为“纠结”的难题。
央企整体上市、重组过程中,遇到的辅业剥离、盘活问题该由谁来解决?更为关键的是,这笔钱该由谁来出?国新公司吗?
非公资本或迎来机会
“国新未来的投资方向实际上还没有完全确定。”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目前只有十几个在册员工的国新公司,正在多方研究拟定未来投资发展计划。诚如谢企华所言,区区45亿元的注册资本,想要撬动动辄百亿千亿量级央企的整合、上市,确实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但前述消息人士则认为,这种“力不从心”却给了非公资本以介入央企资产重组的良机。
以一家金属制品业的民营企业为例,虽已进入行业前三,却发现公司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限制。由于公司的主要客户均为大型工业项目的业主(其中不乏央企),在竞标这些央企的大型工程时,往往会面临来自该央企旗下同业企业的竞争,这让公司在市场拓展上遇到很大障碍。目前,该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无一例外地来自于几家主要央企客户的下属企业。
据了解,前述民企曾考虑收购它的央企同行,但被一口回绝。
“我们的央企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小公司,经营基本依附于母公司,基本依靠关联交易生存,对母公司的业绩也无法起到正面的作用,他们的存在只会影响所属行业的发展。”前述消息人士认为,国新的出现或许能让这一问题迎来解决的转机。
专项打包央企某项辅业资产,与民营企业进行定向交易,国新公司在此之中只扮演一个“过桥”的角色,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国资委与谢企华对国新定位描述的差异。
作者:李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