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提高创新能力: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5)

2011年03月30日 09:0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仿冒侵权,企业不敢创新。

  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当前急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侵权行为,依法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你创新,我仿冒,成了某些人的生财之道。创新企业的新产品刚上市、甚至尚未上市,就遭仿冒。当受害者打官司时,一些部门却从地方保护出发,和起了稀泥: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有福共享嘛。“共享”的结果,就是谁也不愿意再下本钱搞创新!

  创新须创环境,环境支撑创新。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落实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企业长远发展,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确是当务之急。

  强调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并不等于企业关起门来,并不排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众多,广大科研人员多年拼搏,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成果,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功不可没。加快自主创新,不仅要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也要建立以高校和国家重点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高校和科研院所既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也要积极面向经济主战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科技人员、研发设备和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现实,决定了产学研合作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如何?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的发言语惊四座: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距甚远。

  产学研结合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是论文崇拜的评价导向,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许多应用类研究成果局限于纸上谈兵,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二是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不顺,导致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难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成功者不多。

  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把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尽快成为创新的主体——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既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也是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关键也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事关全局和长远,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远比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更为紧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扫清创新道路上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培育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调动起更多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任务重大而紧迫,挑战巨大而严峻。跨进“十二五”,放眼中国自主创新事业,我们信心满怀。

  信心源自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指明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方向:

  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必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国际著名品牌。

  按照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方向,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科技体制改革正在深化,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正在形成,自主创新的成果正在涌现。“十一五”时期,自主创新硕果累累;“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加快自主创新又做出了新的部署。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四大发明的古代辉煌,创造了“两弹一星”的现代奇迹,创造了“神舟嫦娥”的当今成就,一定能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奋力前进,攻坚克难,用持续迸发的创造力,用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推动中国从贴牌大国走向品牌大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实现国强民富的百年梦想!

  本报记者 白天亮 王 政 赵永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