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镇江4月1日电 (记者 唐娟)“对一个人来讲,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所有状态的总和。坐高铁下了目的地之后,是生活的更大部分。所以高铁加快了速度,但是一个城市要想办法把人留住,就要有‘快交通慢生活’”。南京市副市长陈刚,4月1日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上,与长三角22个城市的市长围绕“高铁时代的长三角城市合作”展开讨论时做出上述表示。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自1996年首创以来,逐渐成为长三角诸诚间探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市长峰会”,迄今已举办十一届。从最初的“15城+上海”到如今的泛长三角“22城俱乐部”,可以说与城域间的交通速度不无关系。随着沪杭、沪宁两条高铁线路的开通运营,长三角多个城市被高铁拉入“同城”时代,“长三角城市间如何合作,如何在同城下寻求不同构”成了各个市长思考的问题。此间,沪苏浙皖22个城市的市长、专家、企业家近300余人相聚一堂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央视名嘴白岩松为其提纲主持。
陈刚认为,高铁时代的来临有助于长三角区域城市间更好的发展服务业,他说:”产业转型要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城市的产业结构,但是现代服务体系怎么构建,它得有需求,服务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断的创造需求。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在高铁时代,每个城市要做好准备,想办法让人家到你这儿来享受到新的,不同以前的有品质的生活。” 而对于“不同以前的有品质生活”,陈刚认为就是“快交通慢生活”。而“慢生活”的标准则是在一个城市中享受到更好的、更完备的现代服务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