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价值回归还是脱离大众?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易俗社剧院演出,“那时的票价只有几角钱,到80年代的时候涨到了几元钱。”对于如今的“天价秦腔”,马友仙并不看好。
她说:“每次下乡演出,都能见到周围十里八乡的老乡们赶来看戏的场面。我们面对的观众不是小剧场的100多个,而是来自田间地头的上万名农民,秦腔的根基就在这里。小剧场演出可能少数人买得起票,但大多数人的确看不起。秦腔要发展传承,还是要回到大众中去。”
马友仙说,在陕西就有靠低价格高质量的演出获得观众认可的例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天天有秦腔”活动,演出票价最高50元、最低20元,每场还为农民工免费送票30张,受到了众多戏迷的追捧,甚至有戏迷自掏腰包对同一部戏连续观看20多场。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认为,对于秦腔这种植根于大众的传统艺术,培育市场仍应首先注重普及性,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
为了扶持秦腔艺术的发展,陕西省在1983年成立了“振兴秦腔办公室”,戏曲研究专家王军武担任这一机构负责人20多年。他告诉记者,过去陕西的秦腔演出市场的确存在要票蹭戏的现象,而传统戏曲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在市场运营上有所突破。易俗社剧院的票价虽然高,但却是按市场规律运行。“现在戏曲工作者要改变经营理念,观众也应该改变欣赏理念。要观看一流的秦腔表演、享受优质的服务,为什么不能多掏点钱?”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认为,作为大众的艺术,秦腔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但面对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易俗社剧场是秦腔走向市场的勇敢尝试,最终成败也应该由市场来检验。
王长寿同时也担心,“天价秦腔”的出现迎合了一小部分特殊群体的需求,但经营者试图打造的“精品秦腔”可能会在运营中“变了味”,成为滋生公款消费、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的温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