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4月份起,对外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统计指标的环比数据。就此,国家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接受了本社等媒体记者采访,对有关问题加以详细解读。
问:什么是环比统计?
答:在月度或季度统计中,统计指标的增长速度按照对比基期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比速度和环比速度。同比速度的对比基期是上年同期,环比速度的对比基期是相邻的上一个时期。在环比统计中,通常要利用数学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消除季节因素后再进行比较,称为经季节调整的环比统计。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指标的环比数据都是经过季节调整的环比数据。
问:为什么要开展环比统计工作?
答:环比速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统计指标的短期变化,是进行短期经济趋势分析的有效工具。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大部分月度和季度统计指标只计算同比速度,没有计算环比速度。尽管同比速度便于计算,但它的缺点是两个对比时期间隔较长,月度数据间隔11个月,季度数据间隔3个季度,不便于反映近期变动趋势。因此,开展环比统计工作可以改进中国统计工作在这方面的不足,更好地为宏观决策和分析服务。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均对主要经济指标开展环比统计,并进行季节调整,发布环比统计数据,指标涉及季度GDP、就业、价格、工业、进出口、投资、房屋建筑、交通、卫生保健、农业、能源、金融等各个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发布环比数据,有的国家发布的指标比较全面,有的国家仅发布季度GDP、工业生产指数等个别重要经济指标的环比数据。
问:环比统计数据有何特点?为何环比数据要经过多次修订?
答:环比统计数据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环比数据一般不是直接统计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季节因素调整出来的结果。由于季节因素影响到两个对比时期数据的可比性,因此环比统计需要通过季节调整模型对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
在对季节因素进行调整时,选择适当的季节调整模型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季节调整模型,以及模型中参数确定方法的差异,都会影响环比统计结果。
2、环比统计数据要经过多次修订。由于季节调整的对象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当时间序列中任何一个月度或季度数据发生变化时,都会影响季节调整的结果;在时间序列中加入最新的一个时期的数据,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即以前月度或季度的环比数据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是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根据季节调整原理,离最新数据时间较近的时期,数据受影响较大;离最新数据时间较远的时期,数据受影响较小。
3、环比统计数据的波动幅度通常明显大于同比统计数据的波动幅度。以美国为例,2010年四个季度的GDP同比速度分别为2.4%、3.0%、3.2%和2.7%,GDP环比速度分别为3.7%、1.7%、2.6%和2.8%。显然,GDP环比速度的波动幅度大于同比速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使用环比数据进行经济分析时,不应仅看一个月度或季度的环比数据,而是应该连续观察一段时间的环比数据。
问:国家统计局在环比统计方面开展了哪些准备工作?
答:国家统计局从2009年初开始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环比统计的研究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环比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和季节调整模型技术研究小组。
1、选定了开展环比统计的主要指标。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和试算,最终确定开展环比统计的主要指标为4个: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系统整理了上述指标的当月或当季历史数据。按照环比统计对分月或分季数据的要求,系统整理了上述指标的历史数据,形成了可比的时间序列,时间长度都在7年以上。
3、研制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国家统计局版季节调整软件NBS-SA。NBS-SA是在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季节调整软件的基础上,考虑了我国特有的季节因素研制而成的。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添加了处理我国特有的季节因素的新模块,包括春节、端午、中秋等移动假日的效应、周工作天数从原来的6天制到5天制转变的效应、假期变动及调休带来的效应等;第二,对季节调整软件进行了汉化,使得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简单,同时,对于高级用户,可通过编写设定文件进行复杂的季节调整。
4、积极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环比统计工作,国家统计局先后与加拿大统计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局合作,邀请国外有经验的专家来华咨询、交流和培训,探讨中国环比统计的有关技术问题。同时还与南开大学联合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就季节调整模型中国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5、召开了两次专家咨询论证会。在环比统计数据试算过程中,国家统计局先后召开了两次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加的咨询论证会。专家们充分肯定了环比统计工作的研究成果,并对季节调整方法和提高原始数据质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环比统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问:为什么选定GDP等四项指标进行环比统计?
答:在现有的统计指标中,根据指标的重要性、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季节性特征,经过反复论证,国家统计局确定了对外发布四个统计指标的环比数据,分别是: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又进行了一年的内部试算,试算结果表明,上述四个指标的环比数据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问:什么是季节因素?国家统计局在环比统计中如何剔除季节因素?
答:季节因素指时间序列在不同年份的某一时段中,反复出现的周期性因素。比如一年四季的交替,或者春节等节假日的影响。由于季节因素影响到相邻两个时期数据的可比性,环比统计通常需要通过季节调整模型对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
通过季节调整软件剔除季节因素是各国的通行做法,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季节调整软件,在节假日因素上仅考虑了西方的特点,为此,国家统计局专门组织力量,并与南开大学合作,针对中国特有的季节因素加以研究,开发了国家统计局版季节调整软件NBS-SA。这一软件添加了处理我国特有的季节因素的新模块,包括春节、端午、中秋等移动假日的效应,周工作天数从原来的6天制到5天制转变的效应,假期变动及调休带来的效应等,从而可以有效剔除中国特有的季节因素。
问:环比统计数据发布是如何安排的?
答:从2011年4月份起,发布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数据。为便于用户使用,在发布当期环比数据的同时,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模型自动修正的当年前期环比数据。
问:我国环比统计工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答:环比统计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技术性强,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逐步建立分月、分季统计调查制度。目前部分指标的基础数据是累计统计的结果,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分月、分季统计调查制度。如季度GDP目前采用累计核算的方式,为了满足环比统计的需要,暂时采用累计数倒减的方法计算分季GDP。这样得到的分季GDP没有通过原始数据直接计算的GDP准确。国家统计局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各主要指标的月度、季度统计制度改革,为科学计算环比数据提供高质量的分月、分季数据。
2、进一步完善季节调整模型和软件。实践表明,季节调整模型和软件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实际使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不断检验和优化模型中相应的参数或权重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