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发改委副主任彭森:经济体制改革仍处攻坚阶段

2011年04月08日 1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发改委副主任彭森:经济体制改革仍处攻坚阶段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4月8日电 中新网财经频道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4月7-8日,2011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十二五”时期,改革依然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4月7-8日,2011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同志作了题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保障和促进“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讲话。天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崔津渡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彭森在讲话中指出,“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深化改革与破解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好地结合起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彭森同志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谋划、部署和推进改革,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公平与效率、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城市与农村、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等方面的重要关系。要更加注重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提高市场和政府配置资源的水平。

  彭森指出,当前和“十二五”时期,改革依然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力争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二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优化政府结构和职能责任、完善绩效评估制度、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财力保障,完善预算和税收制度,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四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调控和监管体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是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以水、电、油、气、矿为重点,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切实发挥价格在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杠杆作用,更好地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六是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切实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并创新提供方式,放开经营性社会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七是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增强财税调节和社会保障在再分配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努力提高“两个比重”。

  八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因势利导,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在农村土地、户籍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改革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彭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十二五”时期改革攻坚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把贯彻落实改革专项规划与实施“十二五”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十二五”规划所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国家战略任务,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国改革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