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业内:必须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抑制通胀

2011年04月11日 17:16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就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后两天,欧洲央行宣布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首次加息。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不仅我国将抑制通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维持物价稳定、控制通货膨胀也是欧洲央行当前的首要任务。

  流动性是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3月份欧元区通胀率达到2.6%,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我国今年1月份CPI达到4.9%,2月份虽然与1月份持平,但造成通胀压力增加的诸多因素并没有减少。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分析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由于我国出现大量贸易顺差,货币发行增速加快,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在逐渐积聚。之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造成流动性过剩问题。去年底,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并逐步收紧银根,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很难一蹴而就。今年1月和2月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7.7%和17.9%,虽然比前两年同期都有所下降,但还是超过预期。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给我国带来很大影响。今后几年,流动性问题可能始终是造成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为此,温家宝总理要求,减少货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他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抑制通胀

  目前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低位,市场资金仍较充裕,3月份CPI数据可能再度走高,未来通胀压力有增无减。因此,今年央行交替使用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基本在市场的意料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认为,央行此举意在控制流动性、缩小负利率以及缓解通胀。他同时认为,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也是促使央行加息的一个原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此前调控时较多采用数量工具,出于经济增长、热钱等方面考虑,对价格工具有所忌惮,但数量的收紧内生性地推动价格上升,因此此次加息也可谓顺其自然。加息有利于遏制通胀和房地产泡沫。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央行日前宣布加息,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客观上是积极的。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研究员袁江认为,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所减轻。由于中国先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加息,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内外利差,进而吸引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进行套利。伴随着欧元区加息政策出台,加息预期日益强烈,部分资本将逐渐流出中国,由此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其次,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将扩大。随着内外利差缩小,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也将随之减轻,作为货币政策主要工具的利率政策将获得更大调整空间。

  货币政策须保持稳健

  而本次活期存款利率也有所上升,体现出央行加大了政策调控力度。对于未来央行会否继续加息,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一方面,PMI虽然显示未来经济环比可能略有放缓,但还不至于达到令人产生“下滑”担忧的程度,考虑到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较快增长。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在9.5%左右,总体依然较为强劲。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很大。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站稳100美元/每桶上方,世界粮农组织也预期未来粮食价格可能继续高位徘徊;国内3月份CPI将在5.2%左右,再次突破新高。综合上述因素,控通胀仍是首要任务,货币政策仍需保持必要力度。他甚至预测年内还将加息3次左右,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将更为频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市场不必担忧紧缩,目前的货币政策仍然属于稳健状态。但是“以CPI增长4%来算,M2的增长率只需要14%就可以,当前M2是16%,尚有两个百分点的调控空间。”左小蕾说。

  另外,对加息可能引致“热钱”涌入的问题,鲁政委表示,如搁置升值预期不论,就算完全不加息,只是一味数量紧缩也会逼高市场利率,最终导致“热钱”流入加剧的后果。另外,一味摁住利率不调,可能助推房价上涨,房地产的高收益就可能成为市场利差之外吸引“热钱”的又一重大引力。

  加息对商业银行影响基本呈中性,此次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均为25个基点,而1-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升幅度加大到30个基点,且高于贷款基准利率的平均升幅。央行对加息结构的上述安排,凸显了保护银行利差的用心。因此,业内认为,此次加息对商业银行影响基本呈中性。

  记者 李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