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题:中国加大抑制通胀力度
中新社记者 俞岚
作为负责“价格总水平调控”的主要部门,中国国家发改委这段时间格外忙碌。约谈各个行业协会和关键企业,暂时打消他们涨价的念头,成为工作日程表上的重要内容。
去年以来,中国市场充斥着涨价或即将涨价的消息,小到方便面、白酒、食用油、洗发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到房产。去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了5.1%,创下28个月的新高。今年头两个月,CPI涨幅仍高达4.9%。
遏制“涨”风,保持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已成为目前中国宏观调控最为紧迫的任务。除了多次动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外,要求地方出台房价调控目标、约谈拟涨价的企业等行政手段也频频祭出。
3月的最后一天,跨国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宣布暂缓原定于4月1日进行的涨价举措,理由是“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同样被发改委约谈,要求“服从国家大局”的还有饮料、奶业、糖业、酒业等多个行业协会和康师傅等一众企业。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本周还将在广东召开“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推广相关地区动用价格稳定基金等手段平抑蔬菜价格的做法与经验。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中国稳定物价的任务仍然艰巨。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坦言,“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市场普遍预计,将于明日出炉的3月份中国CPI涨幅还将在高位。
从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的信息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收紧银根、稳定物价、调控房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基调并不会改变。
会议指出,“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等都是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这当中,物价维稳又是重中之重。为此,官方将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将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控制物价上涨将经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加息、涨工资、原材料涨价等多因素叠加,令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而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本已承压的中国通胀形势更是百上加斤。
此外,如何在收紧银根、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的同时,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合理需求;如何在抑制通胀的同时,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定经济增长都将考验当局的宏调水平。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今年中国经济总体评价是: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尽管国内外环境仍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但只要积极面对,采取法律、市场、行政的组合拳,稳物价、稳增长的目标还是有望达致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