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18日电(刘贤 汤雁)汶川特大地震后,经过近三年的恢复重建,汶川县灾区旅游业得到重振,如今“旅游之花”开得更加鲜艳。在即将于4月19日开幕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主会场汶川县水磨镇将向世人展示其更新更美的风姿,与世人分享其重振灾区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以水磨为代表的汶川旅游业,是如何走出废墟,重振雄风的呢?
“四高”为基石
震后,汶川县旅游业加快恢复重建,提出了以建设世界大灾(大地震)灾后振兴建设成功示范中心、世界熊猫生态旅游中心、中国或国际禹羌文化体验旅游中心以及中国最东藏乡文化体验中心“四个中心”的目标。高目标的确立,给汶川旅游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汶川以旅游景区标准为参照,提出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力争5年内打造5个以上AAAA景区,其中:映秀要打造为AAAAA景区、3215(三村两镇一谷)要打造为羌族生态文化AAAAA级旅游体验区,为富民强县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高起点定位的设定,为汶川旅游振兴磊上第二块基石。
“水磨镇的灾后重建不是建几栋房子、修几条路,也不是简单地恢复到略好于震前的水平,而是基于水磨镇的历史和现状,顺应世界经济的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优美生态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灵魂、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构筑现代产业模式,实现震后水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广东佛山市援建水磨镇指挥长刘宏葆如此描述对水磨镇的规划。而放眼整个汶川的重建工程,无不是以高水平的规划作为起点。
汶川旅游振兴的第四块基石是高质量的建设。其中,水磨镇是典范之一。200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水磨时对佛山援建干部说:“你们代表了广东水平,代表了佛山水平,我相信你们的工程将在这里留名青史!”
旅游产业统筹全县经济
汶川县旅游业恢复重建,自始自终坚持统筹发展,整体推进,做到资源统筹、财力(包括各类援助资金)统筹、人力统筹、旅游产业与县域(区域)整体产业统筹、旅游业与城镇建设统筹、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统筹、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开发统筹,实现了以旅游业为主导,整体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基础设施、镇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
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表示,汶川县按照“旅游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旅游发展模式,在重建中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融合、带动发展、延伸产业链,实现以镇村固居兴业,以产业稳居致富。
例如,在农业方面,汶川通过整合形成了三江和水磨猕猴桃南部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度假产业,以及绵虒、雁门、克枯、龙溪乡片区的大樱桃与时令蔬菜构成的北部特色农业产业与民俗观光旅游产业。
据悉,经过三年的灾后重建,汶川已经成功创建汶川三江生态旅游景区、汶川水磨古镇、汶川映秀5.12纪念地、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四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下一步还将启动创建龙溪羌人谷、威州、草坡三个国家AAAA级景区,并申报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浓郁的羌族风情,生态的自然风光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2010年汶川县接待游客人数1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8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8.8%和增长204.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