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钻石:下一个投资新贵?(4)

2011年04月20日 10:38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曹霖:大家还是比较谨慎为好。

  尽管业内人士对于钻石投资意见不尽相同,但是一个事实是,最近两年,国内钻石特别是大颗粒钻石消费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孙凤民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

  孙凤民:一克拉以上的钻石去年比前年增长了270%几。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的珠宝市场的销售量达3000亿元,那么在这些份额中,真正购买钻石升值保值的人群数字记者无法得知。深圳戴维尼钻石网购中心曾经做过一份销售调查,对购买钻石的人群这样进行了分类。主要是一些企业家、IT精英、各界明星等。这些人群购买的比例大约是企业家15%、IT精英、银行、证券为30%,各类明星为15%。

  多次投资购买钻石的陈欣欣认为,之所以有人选择投资钻石,就是因为钻石不像股票、黄金等投资品会大起大落,价格相对稳定,而且从长远看,钻石流通、变现市场肯定会逐渐打开,很多人看好的是钻石的未来市场。

  陈欣欣:我也不打算会卖它。

  主持人:一个好的投资品种应该是升值空间大,变现速度快,对于钻石来说,虽然早在1978年纽约钻石交易市场就有了国际钻石报价单,就是根据钻石的成色、净度和克拉数来计算钻石价格;虽然目前钻石在国际上有抵押融资、拍卖和珠宝公司回购等几种方式可以变现,但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展这些业务。也就是说,石头的疯狂还只是个美好的概念。那么该如何看待目前的钻石投资热呢?来听一下专家的观点。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凤民,对于最近两年钻石价格出现从未有过的大幅上涨非常担忧。

  孙凤民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

  孙凤民:我们不希望钻石的价钱这么快速增长,我们想任何一个品种,希望他能够增值、保值,但是我们不希望他大起大落,但是钻石最近涨价也是太快了。

  孙凤民认为,任何一个产品,大家都去抬高它的价格,去垄断这个市场,那么这样对谁都不利,钻石同样如此,最终你还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否则,这种涨价一定不能长久。

  孙凤民:涨价只能给你带来一时的快乐,不能够长期地去占据,这是一定的。

  那么就是类似于说黄金现在价钱这么高,那么我相信他不可能长时间的有1400多美金的价位,因为我们知道黄金的开采成本只有450美金这样,那么这种情况下你这么高的价位就意味着矿山是暴利,矿山的利润很丰厚,他就会投资做更多的矿山,就会有更多的产量。那么这样就是说最终的结果,让我们,就是说黄金价格的增长,并没有让我们的首饰加工商,首饰的批发商,首饰的零售商获得更高的利润。

  解说:孙凤民表示,理论上讲,钻石确实有增值保值的功能,但是和黄金等投资品有所不同,目前在国内,钻石的变现途径还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盲目跟风。

  孙凤民:一个朋友想收两千颗超过一克拉的钻石,他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找了一个数据,说全球流通领域里边大致有18万颗超过一克拉的钻石,他要争取控制在全球大钻石的30%,而作为投资项目来讲。那么我就跟他讲,可能他了解的资料可能有问题,确实是大颗粒超过一克拉的钻石以上这种钻石数量一定是不多,我们也不太希望人们去有意识地炒作这个事情,那么我觉得还是要理性消费。

  戴维尼珠宝公司负责人认为,变现渠道不畅确实是钻石投资的最大风险,但是这种风险或许也正意味着机会。

  聂文彪:但是大家都知道,投资恰恰就是在哪儿有风险哪儿就有回报,恰恰因为中国目前这些渠道都不畅通,那么有很多敏感的投资者,像很多浙江的,还有北方的客户他们都选择了这个购买,他们也不急于出手,因为做钻石投资是一种投资,是一种中长期的投资,不是一种短期投资,像股票一样短时间就做到了。

  主持人:从80年代的君子兰,到目前的普洱茶、翡翠、红木等等,价格被捧上天最后又重重摔下来的投资品种是层出不穷。每一个泡沫破裂之后,就有无数投资客深陷其中甚至倾家荡产。钻石虽然近几年价格高涨,但实际上流通性非常差,而且价格不够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钻石价格迅速跳水,近两年才重新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果说30年前的投资行为还带有某种盲目性,那么经过了30年的起起落落,为什么还是不断地有投资客冒着巨大的风险参与这样的冒险游戏呢?我们注意到,国家正不断出台各种金融政策,试图管住市场上充足的流动性。而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和垄断行业的文件,但实际情况是,民间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并不是一帆风顺,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投资渠道,我们看到民间资本在市场上横冲直撞,这也是很多投资品仅凭一个美好的概念就能在市场上掀起狂澜的重要原因之一。隐藏在非理性之下的原因是民间资本寻求保值增值突围的一种无奈。我们希望投资者理性投资,同时也希望国家增加投资渠道,给资本一个正常生长的空间。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主编:庄严 编导:丁高波 摄像:樊金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