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双汇“瘦肉精”到底伤了谁?

2011年04月20日 11:3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历了长达一个月停牌的双汇发展,昨天终于复牌。

  根据公司公告,因“瘦肉精”事件影响,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处理封存和回收产品预计损失3100万元,预计影响双汇集团3月份营业收入13.6亿元,其中,影响上市公司即双汇发展营业收入13.4亿元。

  同时披露的双汇发展2010年业绩快报显示,201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49亿元,同比增长29.62%;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9.61%。公司还预计,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将达2.65亿元至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至12.5%。

  尽管从账面上看,双汇发展业绩不错,但复牌当天,公司股价仍然难逃无量跌停的命运,收盘报于每股70.15元。

  “香饽饽”成了“鸡肋”

  一直以来,双汇发展都是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的“宠儿”。作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龙头,双汇发展是基金必配股。早在2001年,国内基金就已经开始扎堆双汇发展,其后,公司每年公布的年报显示,前十大股东中基金的数量都不少于5只。直至“瘦肉精”事件曝光,仍有上百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去年末,169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累计持有双汇发展2.16亿股,占公司流通股的35.66%,其中兴业基金旗下的兴全趋势与兴业全球两只开放式基金,2010年年末时共持有双汇发展2174万股,总市值达16.94亿元,进入双汇发展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从此前的股价表现来看,双汇发展确实带给过基金等机构不少惊喜。去年11月29日,停牌达8个月的双汇发展复牌,并正式公告,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以及换股吸收合并等方式,双汇集团相关肉类资产约340亿元注入上市公司,资产预估值约340亿元。自复牌上市,双汇发展股价一路飙升,最高达到每股96.44元,较停牌前每股49.48元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而在8个月停牌之前,以基金为主的117个机构投资者共计持有双汇发展67.33%的流通股。这些提前“埋伏”的机构无疑获利丰厚,特别是一些重仓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短短7天浮盈就近百亿元。

  而今,遭遇“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发展一夜之间从“香饽饽”变成了“鸡肋”。基金们集体中招。3月15日,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当天,双汇发展就以跌停报收,基金当日浮亏就超过18亿元。随后,基于对双汇发展复牌后股价表现的预期,基金们纷纷对旗下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了估值调整。多家基金公司如兴业、国泰、大成、上投摩根等,均以双汇发展复牌后1个跌停的股价来调整基金估值,也有如华安基金对旗下所涉基金按双汇发展两个跌停板即63.14元来重估。

  目前,双汇发展流通股总数为6.06亿股,以此计算,复牌后该股若只出现两个跌停,其市值将蒸发近百亿元,而基金们的损失还将达到32亿元。加上3月15日当天跌停造成的18.7亿元损失,基金总损失将超过50亿元。

  散户悲观机构乐观的真相

  昨天,双汇发展复牌首日,已经兑现了“1个跌停”。后市还会有几个跌停?

  某知名网站近日针对“双汇发展后市表现”作了一份市场调查。结果显示,54.7%的投资者认为双汇发展复牌后将有5个以上的跌停,同时13.7%的投资者认为该股会出现5个跌停。而选择“1个或2个跌停”的投资者占比不到10%。这显示出,投资者对双汇发展复牌后的走势极不看好。在一些论坛股吧里,也不乏投资者悲观的声音,如一位股民就表示:“持有双汇发展45元以上能跑出来,就可以烧高香了,近期任何反弹都不能补仓。”

  相比散户的悲观,以复牌后“1个跌停”或 “2个跌停”来重估双汇发展价值的基金们,就显得相对乐观。不只是基金,近期6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也是乐观者居多。除平安证券表示“暂不评级”和华泰证券“建议观望”外,其余4份研报中,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东莞证券、兴业证券都给予双汇发展 “推荐”、“买入”或“增持”的评级。

  国泰君安分析师拿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之于伊利、蒙牛股价的影响,和当前“瘦肉精”事件后的双汇,进行了对比。其认为,婴幼儿奶粉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食用后出现结石症状。而目前,媒体报道中尚未涉及食用“瘦肉精”猪肉而出现具体临床表现的内容。“瘦肉精”事件的实际影响,应该弱于“三聚氰胺”对乳品行业的打击。

  事实上,2008年9月16日,伊利、蒙牛等产品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后,两乳业巨头股票都出现大幅下跌,但此后的11月开始反弹,短短一年时间里,伊利股份累计上涨幅度竟然达到236%,蒙牛则上涨200%。这也成为不少机构乐观的原因,在他们看来,“瘦肉精”事件在重创双汇股价同时也带来买入机会。更何况,双汇发展的重组概念依然存在。双汇发展昨天公告也明确,双汇集团及双汇发展仍将全力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只是会视济源双汇进一步调查进展情况,同监管机构保持沟通。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机构作出乐观判断,各有各的逻辑,各有各的依据,但也不排除个别机构是基于利益的驱动。相信未来一些机构会以各种理由如资产注入等对双汇发展进行一番大肆炒作,直到其在双汇发展上的损失被中小投资者接盘。

  对社会责任缺失企业的惩罚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双汇“瘦肉精”到底伤了谁?无论是上市公司因信任危机出现股价下跌,还是基金因卷入“瘦肉精”事件而出现亏损,其最终承受损失的还是中小投资者。

  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具有偶然性。然而,从伊利、蒙牛“三聚氰胺”事件,到紫金矿业“污染门”,再到当前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内地资本市场上该类上市公司“事故”频发却不是偶然。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监管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漠视,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一些企业屡闯“红线”。

  正如,伊利、蒙牛“三聚氰胺”事件后,上市公司股价虽然遭受打击,出现了下跌,但下跌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随着市场焦点的转移,“三聚氰胺”事件渐渐被投资者淡忘,伊利、蒙牛股价重归上涨,而且在基金等机构们新一轮的炒作下,一年中股价涨幅均超过200%。

  同样,去年因造成福建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而身陷“污染门”的紫金矿业,股价仅在事发前后短暂下跌,很快就在机构的齐声唱多下止跌反弹。而随着股价回升,“污染门”事件也就被一笔带过。不仅如此,前不久紫金矿业发布2010年年报也表示,虽然去年事故频发,先后经历了“7·3”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渗漏事故、“9·21”广东信宜紫金矿业银岩锡矿溃坝事件的严峻考验,公司2010年仍然实现净利润4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3%。

  而当前因“瘦肉精”事件曝光,双汇发展股价下跌还刚刚开始,就有机构们出于各自私心,开始叫好唱多,为双汇发展下跌后的反弹做准备。在这样一个市场氛围下,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又怎会得到真正的教训?

  业内人士认为,当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遭遇市场监管不完善,就更需要社会责任投资来引导市场,倒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市场投资主力,机构投资者更应承担起倡导社会责任投资的义务和职责,而不是只顾自身利益,漠视社会责任投资,将市场带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

  从成熟市场经验来看,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发布多米尼400社会责任指数,来引导社会责任投资,使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该指数长期年化收益率超过同期标普500指数2%-3%。(记者蒋娅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