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菜价飙涨,相关部门重拳出击,严查游资、囤积商贩,很多人还印象深刻。但是,令人迷惑的是,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却出现了农地菜无人要、市场菜价依旧高企的局面。
“实际上,去年菜价高涨的时候,大家把问题指向菜贩子时,就该预期到今年的情况。”一位菜贩子感慨,把他们都打了,菜价降不降的下来不一定,可以肯定的倒是蔬菜流通会成问题,因为涨价的原因不在他们。
不同于菜贩子的观点,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打击囤积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游资、囤积商往往是做一锤子买卖,把价格炒高赚了钱就跑,最后买单的还是从事正常生产的人,今年的状态就是如此。
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去年的打击措施切实有效,今年本不该出现“生产者买单”的局面,但是今年却出现了,那不得不令人怀疑,去年的措施至少没有击中要害,或者干脆就打偏了。
实际上,很多媒体和记者在采访整个蔬菜流通环节时,基本都要计算一下整个流通环节中的“隐性成本”,按照一斤菜产地出来5毛钱,到终端销售时卖个4块钱非常正常,大部分成本就归到了“隐性成本”里,但是这个问题基本无人提及。
表面上看起来,蔬菜市场竞争充分、流通顺畅,但是深入到里面看,市场被人为切割成无数小块,每个环节都存在权力寻租、人为操纵以及垄断的可能,那么,白菜过剩到底是“市场逻辑”决定的还是“行政不作为的逻辑”决定的呢?(周治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