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理财锦囊:职场新人如何投保?

2011年04月27日 09:1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理财锦囊:职场新人如何投保?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都希望所在的公司或单位能够提供最完善最齐全的保险,但原来保险并未卖得越多越好。 曾亮超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网上一则“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引起网友关注。帖子中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尽管是否为过劳死尚未有定论,但白领的工作强度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少网友在为女硕士早逝叹息之余,开始思考职场新人投保的重要性。

  职场新人可选意外险

  “我刚开始工作,收入一般般,公司帮我们缴纳基本的社保,但是基数不高,我想自己再买些其他保险,可是不知道买哪一种保险。”市区某公司新进职员小刘近日有点按捺不住。

  中国人寿保险清远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工资相对较低,积蓄基本上为“零”,同时,职场生活充满着变数,一旦出现意外和疾病,不但自身难保,还会给年迈的父母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所以这个阶段首先应考虑保费相对低廉的意外保障和疾病保障。

  其中,疾病保障可选择重疾险附带住院医疗;随着年龄增长、职场人成家立业后,可在购买意外和疾病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养老金和子女教育金储备的投入,增加购买一些分红险等投资型保险。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使得工作竞争压力加大,重大疾病发病率趋向“年轻化”,积蓄少的职场新人一旦遇上重大疾病,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大病保险”对职场新人来说必不可缺。据了解,大病保险”每年缴纳的保费很低,但是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保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附加“补充住院医疗险”,进一步完善保障。“一般单位购买的医保基数相对较低,而且治疗要超过几百元才能够报销,但对于商业健康险,多数类型都是只要上了100元,就可以报销,而且不管门诊还是住院,均可报销。”

  选择险种要实际

  生育险、医保、社保、工商保险……面对目前市面上种类繁多的商业保险,不要说职场新人,就是已经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员工也未必知道哪些险种必不可少,哪些可以在条件充裕的条件下进一步投保,“除了单位购买的基本保险外,其他就不再考虑了。”在市区某机关单位上班的小李这样说道。

  跟小李不同的是,刚毕业的小刘正考虑要不要为自己多买几份商业保险,“公司给予的保障不够,得自己想办法。”

  “我一般会把工资的一半放在银行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而不会想到去保险公司投保。”从事汽车销售的李小姐说。

  对此,国寿的工作人员表示,选择银行储蓄只能获得少许的利息,养老保险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储蓄,还具有保障效益,此类保险的购买宜早不宜迟。

  保险业内专家建议,由于职场新人薪水不高,可以适当购买一些保费低廉、保障较高的险种。一般来说,保费占年收入的20%比较好,这样既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不建议走极端化,也就是说,所谓保险是在不可预知的前提下,采取的“预防万一”和“保障性”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那些听起来很不错的险种都要购买,“按需所求,并结合每个年龄阶段来考虑,这样会比较合理科学。”国寿的工作人员说道,“应该量力而行,不宜过多过杂,但也不是不购买。”

  商业养老险不是老年人的事

  “单位已经购买了社保和医保,所以先不想另外购买保险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买房、买车、结婚、旅游等,而退休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先把当前的规划完成,到了一定的岁数再考虑退休养老。

  “以前可以这样考虑,但现在的社会情况就不允许这样想了。”国寿的工作人员称,当下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再加上现在有些行业的员工退休年龄提前,这就意味着退休后的生活占人生整个生命周期的1/3,而工作的时间却不到1/3。虽然单位会为员工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但基数不高。因此,“为了退休生活过得更好,可以适当地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而且是越早购买越好。”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清远市某机关单位一名老员工退休后只拿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是其工资的七分之一,由于家里只有一名独子,妻子身体不好,经常吃药,因此家庭负担特别重,“如果这名老人在退休前十多年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许今天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了。”因此,该工作人员建议老人的儿子工作几年后,应该考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另外,一名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强的超前消费意识,成为“月光族”的可能性较大,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就是在进行“强制储蓄”,在资金积少成多的同时,又能养成储蓄的习惯。他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越早越好,投保年龄越小所交的保费越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