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标价2.5元的饮料,净含量从500毫升减少为450毫升;一听售价2.2元的易拉罐装饮料,净含量从355毫升减少至330毫升……随着啤酒、饮料等消夏饮品进入销售佳境,一场不动声色的“瘦身潮”也悄然来临。不少近期上市的产品都换上了新包装,虽然价格没有进行调整,但包装却纷纷“瘦身”……
啤酒
600毫升以上基本“隐退”
“啤酒一开始都是640毫升的,但近两年啤酒就一点点瘦身,去年还有不少600毫升的,到今年基本上都是550毫升至600毫升的了。”每年夏天都会买上几箱啤酒的天津市民王大爷告诉记者,“啤酒瓶子虽然是越来越小了,但这价格却丝毫没有便宜过。”
在天津多家大型超市中记者看到,包括青岛、金威等众多品牌在内的各款产品均有“瘦身”。目前货架上基本没有640毫升装的啤酒,600毫升装的也仅有部分品牌的少量产品。经过粗略统计,超市中七成以上的瓶装啤酒产品的外包装都在550毫升至600毫升之间。“从去年开始,640毫升装的啤酒就逐步退出市场了,今年550毫升至600毫升的啤酒是厂家主推的产品规格。”超市中的销售人员表示。不仅瓶装啤酒在“瘦身”,听装啤酒包装也是越来越小。大部分355毫升的听装啤酒目前都减少到了330毫升。
饮料
净含量普遍“瘦身”50毫升
就在“大腹便便”的啤酒“减肥”的同时,一些瓶装的果汁饮料也秀起了“苗条”身材。
“这款果汁饮料以前是600毫升的,但最近再买时我发现净含量少了50毫升。”在天津大沽南路的一个报亭外,学生小黄拿着刚买的饮料向记者抱怨。
报亭的老板也证实,近期再进货的不少饮料,净含量普遍减少了50毫升左右。
记者随即走访了天津多家超市看到,原本容量在550毫升至600毫升的塑料瓶装饮料,目前已普遍“瘦身”至480毫升、450毫升和430毫升。超市中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塑料瓶装饮料的包装明显较以前纤细,瓶身也变薄了。
此外,同听装啤酒一样,听装可乐等碳酸饮料的包装也同样由355毫升减少到了330毫升。“以前似乎只有听装可乐变少了,现在七喜、美年达、芬达、雪碧的听装都变小了。”小黄告诉记者。
食品
饼干方便面薯片集体“减重”
缩水的不仅仅是饮料类。记者在广州市南浦岛宏城超市走访时发现,卡夫旗下的奥利奥缤纷双果味饼干单盒规格从118克减至106克,售价仍为5.5元,生产日期为今年2月7日。
与此同时,记者在广州洛溪新城百佳超市发现康师傅和统一两种桶装方便面的面饼净含量从原来的90克调整到85克,但是价格不变为3.8元。
记者还发现,市面上的乐事罐装系列薯片每罐净重从原来的120克减至110克,前后价格不变都为8元。
买方质疑
市民认为属变相涨价
对于饮料等快消品“换装瘦身”,但不降价的做法,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都会质疑这是厂家变相涨价的行为。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饮料“瘦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彻底改换了新包装,然后降低了饮品容量;另一种则只是相应改写了容量大小,外包装没有任何变化。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如果产品改换了新包装,容量减少是否涉及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还难以界定,但对于外包装没发生变化的饮品,则属于厂家变相提价的行为。
“原料成本在上涨,厂家适当提高产品价格,我们消费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不透明的变相涨价,反而往往让人们更反感。”市民李女士表示。
厂家声音
“换装只为追求时尚”
针对市民的纷纷议论,各品牌厂家又是如何进行解释的呢?记者致电一绿茶外包装上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这款绿茶推出了新包装,新包装是500毫升。产品下调容量之后,更多消费者就不会出现一次性喝不完饮料,随身携带又不方便的问题了。”当问及售价是否调整时,其表示:“新包装产品的配料和以前有变化,所以价格没有调整。”
“产品规格调整更多是出于品牌形象增强,内凹纹瓶身更具动感和时尚味道,没有暗地里欺骗消费者的意思。”一外资品牌饮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观察
成本压力致“隐性涨价”
“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不少厂家选择了隐性涨价的手段缓解压力。”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大麦价格从2200元/吨已经上涨了近三成,啤酒新瓶的价格也上涨了两成多,除此以外,物流和用工成本的增加,也在另一侧面增加了啤酒企业的压力。
与此同时,食糖价格已从去年同期的5270元每吨涨至现在的7346元每吨,涨幅达39%。
面对成本的压力,不少饮料企业曾年初酝酿提价,但后来部分大型饮品企业暂缓了提价行为。
而在成本压力下,包装“瘦身”便在饮料等快消品行业间蔓延。
本组稿件据《每日新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