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西部“民工荒”调查:缺工人源于缺待遇(3)

2011年05月03日 08:5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胡涛建议,国家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改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大幅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在整个教育投入中的比重。同时,积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向免费教育发展,并优先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实现。

  中西部发展“就地取材”

  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乃至传统人力资源输出大省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从积极的意义看,标志着农村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转化为“有限过剩”,从而使农民工逐渐成为“稀缺资源”。

  随着中西部省份经济的快速崛起、农民收入的明显提高,他们和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差距的迅速缩小,也为农民工群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农民工外出务工不再是“唯一选项”,外出务工的意愿已“显著降低”。

  事实上,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金融危机后,国家已先后批准了十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各地也在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东南沿海地区已加紧对目前的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实施有序的产业转移。

  为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

  为抢占先机,安徽、四川、重庆、湖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纷纷打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招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原本把东部沿海城市作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到各自的经济开发园区中。其中,安徽的皖江地带还有幸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意识地吸纳长三角企业的资金、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比重有所提高,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幅超过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5%、6.5%和8.5%,分别比上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增加0.6个百分点和增加0.6个百分点。

  而且,在合肥、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中西部城市中,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农民工的用工数量、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已和东部城市相差无几。加之东部各类加工企业和台资、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举西迁,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农民工不愿再“舍近求远”外出打工了。

  因而,有专家“建言”:东部地区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保障制度,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吸引部分农民工回流;另一方面,从信贷、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留住更多的农民工。

  “重”山西,不缺工

  因经济结构偏“重”,加上根深蒂固的本土情结,山西并未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民工荒”。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韩文︱山西太原报道

  4月中旬,在太原市长风大街,山西省重点工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作为第六届“中博会”(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的主会场,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将于6月底前完工。

  山西八建集团项目经理王长青告诉记者:“要求两年时间完工,工期紧、任务重!所以工人得加班加点干,更不敢缺了工人。”

  其实,在今年工人工资增长近30%的情况下,王长青并不担心招不到建筑工人,他的顾虑主要缘于河南等地即将到来的“农忙”季节。

  “咱们的工人大部分老家是河南的。每年5月中旬的时候,河南工人就要回家种田,一走将近一个月,这个时候哪个项目都缺工人,对工程进度影响很大!”在建筑行业打拼20多年的王长青对此深表担忧。

  与王长青担心“农忙”有所不同,太原市某家具生产企业负责人任女士焦虑的是传统佳节“春节”。

  “几乎每个春节后,都有许多工人不辞而别。我们每年的节后都要到职业介绍中心招聘,年年如此,没办法!”任女士感叹。

  正如任女士所述,每年春节过后,太原市大街小巷的许多店铺都会贴出招聘广告,其中以酒店、餐馆、洗车房、服装店等服务行业居多。而分布城乡四周的中小企业只能一次次往返于职业介绍机构。

  太原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凌俊部长认为:“所谓的‘用工荒’其实是一种炒作!如果企业管理规范,待遇良好,‘三险一金’都能到位,那么这种‘周期性’的用工短缺也不会出现。”

  今年50岁的农民工王培山,来自河南濮阳,从18岁开始做建筑工人,30多年里,他从最初每天2元钱的工钱,到现在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王培山很知足。

  “家里有4个孩子,每个月可以寄三四千元回家。”王培山告诉记者,虽然想家,但他表示,“今年不准备回家了,5亩地老婆一个人就能料理”。

  本土农民工“恋家”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劳务输出一直落后于周边其他省份,除了受制于人口少的省情,更主要的因素则是地域文化使然。

  “可能全国都知道‘山西人恋家’,所以山西人外出打工的不多。这客观上限制了山西农民工的外流,保障了本地区用工的富余。”山西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表示。

  山西吕梁市临县的小李今年28岁,5年前曾在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后来由于工资待遇、生活习惯等因素回到太原的一家装饰装潢企业继续打工。

  小李告诉记者:“在广东的湖南、四川、河南,还有东北人特别多,但山西老乡很少碰见。现在山西的就业机会也很多,待遇也差不多,所以就回来了。”

  在太原火车站附近的职介所,在与工作人员的攀谈中,记者能从对方的语气感觉到“招工到外地并不容易”。

  凌俊部长从事职业介绍工作16年,现在他任职的太原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前身是太原劳务市场,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低的“困难户”。

  凌俊表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几乎全跑到了城市,而山西农民工愿意出去的又少,所以山西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足。即使一些苦、脏、累的工种,费些周折也是能招到人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